•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考古發現

    火災仍是中國文物古建最大安全威脅 電氣系主因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3-23
    北京3月21日電 (記者 應妮)記者從21日中國國家文物局、公安部消防局在北京首次聯合召開的全國文物消防安全工作視頻會議上獲悉,火災仍是古城鎮、古村寨和文物建筑最大的安全威脅。
      據統計,2010年至今,已有34處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內出現火情和發生火災事故,很多重要的文物建筑在熊熊大火中受到嚴重損毀甚至全部滅失,其中三分之一以上都是電氣原因所致。
      國家文物局副局長宋新潮坦承,眾多威脅文物安全的因素中,火災一直是古城鎮、古村寨和文物建筑最大的安全威脅。公安部消防局、國家文物局先后編制了一系列標準規范,全面規范和提升文物單位消防安全管理能力和水平。目前已頒布了《文物建筑消防安全檢查規程》《古村寨火災防控導則》《文物建筑防火設計導則》《文物建筑電氣火災防控導則》等。
      他透露,目前,國家文物局組織實施“文物消防安全百項工程”,全面提升100處文物保存豐富、消防基礎相對薄弱的古城、古村鎮和古建筑群的消防能力,目前已有70處進入實施階段。此外,每年度還支持100至150個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消防設施建設;探索解決區域性火災防控,指導相關地方政府開展10處古城鎮、古村鎮和街區的消防專項規劃編制試點工作。
      公安部消防局局長于建華說,從近些年的文物古建筑火災來看,雖然總量不大,但損失大、影響大。他舉例說,2014年云南香格里拉市獨克宗古城火災,過火面積近百畝,燒毀房屋242棟;貴州黔東南州報京大寨火災,燒毀房屋148棟;2015年云南大理州拱辰樓火災,使600多年歷史古跡全被燒毀;還有四川甘孜州五明佛學院,自2014年1月到2015年1月,連續發生4次火災,造成多所僧房損毀。
      他指出,文物建筑消防工作存在建筑耐火等級低、用火用電不規范、消防設施設備缺失、滅火自救力量匱乏、日常消防管理松懈等五個方面的突出問題。
      會上,公安部沈陽消防研究所專家丁宏軍對《文物建筑電氣防火導則(試行)》進行了詳細解讀?!秾t》首次規范了文物建筑電氣火災風險評估及風險等級確定的方法,制定了電氣火災防控措施,提出了電氣火災防控管理及日常檢查的詳細要求。(完)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