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壇新銳

    楚式漆藝傳人四十載守護不褪色的繁華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7-03-13
    曾侯乙墓雕刻彩繪漆器鴛鴦盒、九連墩“漆木十弦琴”、戰國時期漆木龍蛇座豆……在武漢市一間略顯老舊的工作室內,擺放著不少明星文物仿制件,這些華美瑰麗的楚式漆器,仿若將時光定格,再現數千年前楚式漆藝不褪色的繁華。

      近日,記者見到了這些楚式漆器仿制件的制作者——湖北省楚式漆器制作技藝傳人劉比建。

      今年61歲的劉比建長期為湖北省博物館做楚式漆木器類文物的修復、仿制,是“曾侯乙古瑟”等多種漆木古樂器的唯一館藏復制件制作者。從意氣風發的翩翩少年到如今年逾花甲,劉比建已穿行于楚式漆器世界近四十載。

      步入劉比建的工作室,儼然走進一個“漆器世界”,只見大大小小、形態各異的楚式漆器陳列其間,在昏黃的燈光下呈現溫潤的色澤;墻壁上懸掛的各式古琴,更添古樸氣息,這一切都“述說”著劉比建對楚式漆藝的癡迷與熱愛。

      史料記載,中國漆器可追溯到7000年前,楚式漆器歷史悠久,成熟于春秋戰國時期,是楚文化的一個鮮明符號;楚國的漆器髹飾技藝、脫胎漆器工藝及堆鼓描金等技藝,使之達到中國漆器工藝的高峰,這些技藝流傳至亞歐等國家,成為中國文化的象征之一。

      “楚人對漆木器情有獨鐘,漆器覆蓋人們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眲⒈冉ń榻B,楚式漆器一般用楠木、樟木雕刻,上天然漆自然干燥后彩繪而成,天然漆具有防潮防腐性能,使漆器歷經千年仍光彩奪目。不僅有漆杯、漆碗、漆盒等生活用具,有漆鹿、漆座屏等工藝品,還有漆琴、漆瑟等娛樂用具。

      談起楚式漆器,劉比建如數家珍,而他與楚式漆藝結緣,要從1987年說起。1987年,湖北隨州擂鼓墩出土的曾侯乙編鐘震驚世界,隨編鐘一起出土的還有大批古琴、古瑟。由于技藝突出,22歲的劉比建被選入湖北省隨州擂鼓墩出土古樂器復制專家組。

      “出土的漆器浮雕和圖案模糊不清,也沒有任何實物可以借鑒?!被貞浧甬斈甑男迯瓦^程,劉比建說,自己是在黑暗中摸索,與古人進行了一次“對話”。最終,憑借對楚文化特有圖案、色彩的研究掌握,劉比建依據出土原件的殘片,對出土漆器進行了復原。

      在劉比建看來,恢復出土文物的原貌、功能,要尊重古人的想法。除具備高超的漆器制備技藝外,還要通曉楚文化史,對歷史進行“整舊如新”的再現。

      “木胎漆器古樂器”綜合雕刻、修漆、彩繪,古樂器發聲機理及制作等多學科、多類技藝于一體。被中國國家博物館永久收藏的仿古九連墩“漆木十弦琴”,是劉比建的得意之作。這件作品不僅使世人得以一睹戰國時期漆木器瑰寶的風采,還獲得“百花杯中國工藝美術精品獎”金獎。

      近年來,為延續楚式漆藝不褪色的繁華,劉比建嘗試在傳統基礎上創新。他結合楚式漆器的美學特點,制作出古瑟、古琴等樂器;在制作上,則更注重古今文化的融合。他制作的“錦琴”,琴身點綴楚文化特色紋飾,古樸之中更添靈動。劉比建認為,要更好地傳承楚式漆藝,就應該讓這項傳統技藝與現代生活環境相適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