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百余件非洲珍稀面具亮相蘭州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1-26
    蘭州11月25日電 (馮志軍 高瑩)中非珍稀面具藝術展25日在甘肅省博物館啟幕。包括119件精美的古剛果面具、17套曾經在儀式中使用過的服裝和14件來自中部非洲的樂器,第一次系統全面地呈現在西北觀眾面前,通過實物講述中國和非洲之間的交流歷程。
      此次展覽的策展人、香港民族藝術文化有限公司負責人汪佑霖向記者透露,119件面具制作精美,風格多變,其中一些從未公諸于眾,一些則在世界重要的展覽和書籍中出現過。它們歸屬于11個不同的風格區,彰顯了非洲部落藝術的創造性、多樣性、豐富的想象力以及美學上的精致。
      據了解,隨著全球化和現代化的發展,非洲的傳統文化已經逐漸消逝,在現如今的非洲部落中早已難覓這些面具蹤跡,也很難看到傳統儀式的延續。因此,越來越少見的非洲部落面具在拍賣市場上的價格不斷上漲。在過去十幾年里,一些特殊而又古老的非洲儀式藝術品,單件常常數百萬美元。
      “此次展出面具中約有30件都是世界著名的珍稀藝術品?!蓖粲恿卣f,再配上百余年前在非洲古儀式中使用過的服裝、樂器精品、相配合的音樂、影像和照片資料塑造的氛圍,觀眾游走于展廳中,如身臨其境般體會非洲面具藝術、部落文化的多變與內在差異,感知世界文化、藝術發展的融合與交流。
      在展館陳列的各式面具中,一個頗具中國人相貌特征的面具引起“圍觀”。汪佑霖解釋說,用金絲楠木雕刻的這張“中國臉”的面具,制作于19世紀末或20世紀初,揭示了一個多世紀前中國與非洲就有的交流,創作者很可能是在當時從廣州和澳門移民到剛果修鐵路或經商的數百位中國人身上找到了靈感。
      汪佑霖表示,事實上,中國和非洲的交流從鄭和下西洋時就已開始,這有很多考古的數據可以說明,近年在肯尼亞進行的考古發掘中,有很多中國古代的東西出土。
      “中國最早的儺面約出現在新石器時期,在世界上具有非常顯赫的位置?!备拭C省文化廳副廳長、甘肅省博物館館長俄軍分析稱,在世界各個地區、各個民族,面具都帶著特殊表意性的象征和文化符號,并被廣泛應用在狩獵、戰爭、祭祀,最后延伸到舞蹈、雕刻等一系列的藝術門類上。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