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廣東惠州掀起爨體書法熱潮 吸引海內外文人墨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1-24
    惠州11月23日電(記者 宋秀杰)今天,為期一個月的首屆爨體書法藝術公益培訓班暨若無(胡淑景)爨體書法藝術展在廣東惠州學院拉下帷幕,來自馬來西亞中央藝術研究院研究員、澄懷堂藝術中心的鄭少碩碩士等海內外的文人墨客與當地的60名市民學員參加了培訓和進行了藝術交流。
      他們經過10場次共30節課的學習,基本掌握了爨體的筆法,及其歷史文化、字體特點、讀碑臨摹要領與書法欣賞等,順利拿到了結業證書。
      在此次培訓中,還展出了50幅爨體書法藝術作品,深得觀眾的喜愛和好評。
      據了解,《爨寶子碑》素以書法藝術價值和歷史文化價值聞名中外,長期吸引著海內外的文人墨客、書法藝術家、漢字文學家及歷史家們。其書法藝術別致且有趣致,筆劃結體在隸楷之間,還有篆書遺姿,極具剛健雄強的時代藝術特征,因而被譽稱為“真書之鼻祖”和“國之瑰寶”,并于1961年3月4日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惠州市的爨體書法文化底蘊深厚。在近現代,作為繼承和發揚《爨寶子碑》書法藝術的中國第一人秦咢生,就是該市惠城區橋西姚屋巷人。由于其爨體獨樹一幟、影響深遠,因而曾獲得“秦寶子”的雅號。多年來,當地市民一直以他為榮,對爨體書法熱愛有加。尤其近年來,惠州市民再次掀起學習爨體書法的熱潮。
      中國詩書畫研究院嶺南分院副研究員、惠州市惠城區委宣傳部副部長的胡淑景(別號“若無”),就是弘揚和傳承爨體書法藝術的書壇新秀。他善于從理論的高度去研究、賞析、教學和創作,自幼臨摹鉆研該碑,30年如一日,孜孜以求,作品多次獲獎。在此次活動中,他是指導老師。
      胡淑景表示,在全國上下正發奮學習優秀傳統文化的熱潮中,自己義不容辭、責無旁貸,愿為弘揚和傳承《爨寶子碑》貢獻一份力量。作為當代爨體書法藝術傳承人,是他畢生的追求和夢想。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