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湘、蜀、粵傳統名繡技藝精品展亮相恭王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31]
北京10月30日電 (記者 應妮)“錦繡中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刺繡技藝精品展29日晚在恭王府開幕并于30日正式面向觀眾開放,一批精美絕倫的刺繡大師代表作亮相,技藝巧奪天工令人叫絕。
中國傳統刺繡素有“蘇、湘、蜀、粵”四大名繡之稱,皆被列入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各繡種經歷代繡娘的巧手傳承至今,形成了針法規范、符號明確的藝術特征。其中,蘇繡的文雅精柔、湘繡的生動豪邁、蜀繡的疏朗明快、粵繡的堂皇富麗,集中體現了各地民眾的造物智慧、技藝能力和倫理觀念。
此次展品包括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蘇繡代表性傳承人姚惠芬帶來的《達芬奇自畫像》《葡萄少女肖像》和根據郎世寧作品刺繡的《三羊開泰》《錦春圖》,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湘繡代表性傳承人柳建新帶來的《天界衛士》《白鳳》,蜀繡的《亂針荷花》《水果》《花石草蟲圖》《代代相傳》,粵繡的《仿古走獸圖》《雙龍圖》《四臂觀音》《唐卡》等作品。其中的《達芬奇自畫像》采用的簡針繡技藝是融中國傳統線描與西方素描技法為一體,以最少的針法、最素的線色、最精的線條構成了當下蘇繡的全新的表現形式,是傳統蘇繡技藝之當代表現的完美詮釋。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