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榆次窯復燒瓷展出 專家:用古法為貼近老窯器物氣質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23
    北京10月21日電(記者 宋宇晟)今日,“一樣傳燒百不同——山西老窯瓷復燒瓷系列展覽首展”暨“中國陶瓷鑒賞及傳承復燒”專題講座在北京舉行。
      當日上午,“一樣傳燒百不同——山西老窯瓷復燒瓷系列展覽”在北京西城區93號院博物館開幕。該系列展的首展展出了山西省陶藝家學會理事長王向陽所做的榆次窯復燒瓷茶具。
      王向陽專注制作山西紅陶十多年,近年轉而研究山西黑釉瓷、特別是榆次窯代表性裝飾工藝兔毫和油滴的復燒。本次展出的茶具主要為兔毫和油滴的復燒瓷茶盞。
      兩種瓷器本為宋朝建窯瓷器,后于當代復燒仿制。兔毫盞,釉面上布滿密集的筋脈狀白褐色紋飾,猶如兔子身上的毫毛一樣細,因而得名;油滴盞則是釉面密布銀灰色金屬光澤的小圓點兒,圓點大小不一、形似油滴,因此被稱為油滴盞。
      當天下午,王向陽還為陶瓷藝術愛好者和社區百姓做了主題為“中國陶瓷鑒賞及傳承復燒”的講座。講座從中國陶器中的原始彩陶、黑陶、彩繪陶講起,梳理了釉陶器、原始青瓷、成熟青瓷、白瓷、彩瓷、黑瓷及各類別代表性窯口的產品、特點及創新工藝。此外,王向陽還介紹了榆次窯兔毫、油滴釉復燒瓷的相關內容。
      王向陽稱,自己從瓷土備制、釉料選配和加工,到器物制作,全部沿用老法,就是力圖達到最貼近老窯器物的精神氣質。
      據悉,山西老窯瓷復燒瓷系列展覽由93號院博物館和老窯瓷博物館共同主辦。本次展覽是大柵欄街道2016-2017年度的區域化黨建項目之一,為社區百姓提供一次近距離了解、接觸山西老窯瓷的機會。
      據了解,93號院博物館和老窯瓷博物館作為北京大柵欄琉璃廠地區的小微博物館,參與打造大柵欄地區“十五分鐘文化服務圈”。93號院博物館主要以展示傳播非遺文化、傳統民間藝術為主,兼顧互動體驗、課程培訓、文化交流和藝術品銷售。老窯瓷博物館以舉辦老窯瓷展覽和講座、研討、沙龍等活動為主,旨在讓老窯瓷和傳統文化愛好者了解老窯瓷的歷史價值、藝術價值和收藏價值。此外,博物館還嘗試與各地的傳統窯口燒造技藝傳承人和企業合作,通過學術研究、帶入式體驗等活動和項目,助力老窯瓷復燒的現代發展和創新。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