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景德鎮重建清代獅子窯首次復燒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20
    景德鎮10月19日電 (記者 王劍 王昊陽)19日午間,在“世界瓷都”江西省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內,知名歷史學家閻崇年等手持熊熊燃燒象征“薪火相傳”的火把,為復建的清代傳統窯爐——獅子窯首次復燒點火。
      投柴口大外形像獅子故稱獅子窯
      記者注意到,這座獅子窯坐東朝西,兩邊各有一只守護石獅,大門上懸有“獅子窯”的匾額,窯的一側有約9米高的磚砌煙囪。
      “獅子窯是清代用于燒造民間日用瓷的窯爐,它以樹枝雜木為燃料,因投柴口大,外形像獅子,故稱獅子窯?!本暗骆偸刑沾晌幕z產研究保護中心主任、文博研究員周榮林是此次清代獅子窯復燒的專家團團長。
      獅子窯百年間缺乏傳承與保護
      據介紹,清代瓷器的需求量大增,燒窯用的松柴燃料緊缺,為滿足民用瓷器生產,在民間出現了以雜柴為燃料的獅子窯。
      有史料記載,景德鎮清代有獅子窯70余座。1928年統計尚有22座,并有500多位窯工分布在這些窯爐周邊,但現今難覓蹤跡。
      由于獅子窯是民用窯爐,造型大小沒有統一標準,百年間缺乏傳承與保護。為了復建獅子窯,專家團走訪十余位老窯工,并在媒體上公開征集信息,經過多次考察、論證,最后確定清代獅子窯的外形、結構等生產系數。
      今年8月底,獅子窯攣窯竣工。10月8日,完成“滿窯”,為復燒點火做好了所有準備。
      學者閻崇年:文化有了生命力
      知名歷史學家閻崇年19日在復燒活動中引用朱熹“問渠哪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一句來強調文化的“活”和“新”,評價景德鎮一系列古窯復建舉措使中國傳統非物質資產活起來,讓文化有了生命力。
      作為景德鎮的城市名片,景德鎮古窯民俗博覽區從2009年開始,先后成功復建復燒了清代鎮窯、明代葫蘆窯、元代饅頭窯、宋代龍窯等11座傳統窯爐。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