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納百川 壁立千仞”主題展覽開幕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07]
9月30日電 30日,“海納百川 壁立千仞——作為一種價值共同體的宋莊藝術精神溯源”展覽在北京東區藝術中心開幕,此次展覽由宋莊藝術促進會主辦,著名批評家、策展人吳鴻擔任策展人,邀請目前生活、工作、創作在宋莊或曾在宋莊從事藝術創作的106位代表性藝術家參展,比較清晰的展示宋莊藝術區生態群體性特征及發展脈絡。展覽開幕式當日還舉行了 “‘逃避的藝術’——作為一種自由主義想象與實踐的宋莊藝術范本”學術研討會, 14位活躍于中國當代藝術評論屆的批評家對宋莊藝術區歷史沿革及精神性源頭展開了討論。據悉,展覽將持續至10月30日。
展覽題目“海納百川,壁立千仞”,語出林則徐任兩廣總督時在總督府衙大堂所撰的一副對聯:“海納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無欲則剛”。林則徐以此來言志和自省,寓意作為一個具有濟世情懷的知識分子所應具備的包容心態和堅韌品質。而對于廣義上的宋莊藝術生態而言,即宋莊藝術區從早期零星藝術家的入駐,發展到以小堡村為核心,周邊散布在各個村莊中的各種藝術家聚居地,這兩句話倒是可以用來分別對應宋莊藝術區的形成歷史,以及藝術區里的藝術家的群體特征。
自中國第一批所謂“職業藝術家”的早年開拓者們自發的聚集于宋莊,以及在隨后不同歷史時期中的一批批追隨者們,到今天宋莊藝術區已形成了一個規模龐大的創作群體。在此過程中有不斷有新的加入者,也有人陸續離開,不論是出于藝術市場的關注度還是以商業為目的的建立工作室,但是,開放、包容、理解,一直是它發展至今的主線索。從早年的自發性聚集到現在曉喻全國藝術區范本,宋莊藝術家群體們主動放棄體制化的職業、身份和收入,完全依靠個體化的創作方式,不僅支撐、豐富了自己的藝術創作生涯,同時,還通過他們不同時期的創作,在為中國當代藝術取得世界性聲譽貢獻的同時影響并改變著中國社會的文化面貌。這也構成了我們通常所說的“宋莊藝術家”的主體性精神特征——堅持、堅忍和堅韌。故此,用“海納百川,壁立千仞”作為展覽主題即是想歷時性地回顧作為一個價值共同體的宋莊藝術區自身的歷史,同時,宏觀性地呈現出生活并工作在這個藝術區中的藝術家們的精神特質。
在全國性文化產業熱的背景下,各種“藝術區”快速擴散,對宋莊范本的學習和模仿,也只看到現有的規模和生態。如果追溯其的精神源頭,宋莊不僅僅是代表著一個特定的地域概念,更多的是象征著一種同道者之間能夠平等交流,并且能夠自由地表達自己的藝術觀念的藝術精神。故此本次展覽的精神線索將圍繞藝術語言的獨創性、藝術精神的獨立性及當代藝術家創作群體性特征三個方面展開,對宋莊藝術生態、精神源頭進行梳理、分析,呈現出其原有的面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