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0件古代璽印精品亮相西安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10-07]
西安9月30日電 (記者 田進)由西安博物院、旅順博物館聯合主辦的《顆粟大千——中國古代璽印精品展》在西安開展,220件古代璽印精品亮相,展現了中國璽印發展歷史及藝術文化。
據了解,印章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是身份憑證和行使職權的信物,人們常說“印宗秦漢”,所以古代印章也是歷史的信物,是最能代表中國傳統文化的信物之一。通過印章的解讀對理解中國古代官制演變、地理沿革、漢字發展等方面有重要意義。
此次展覽遴選了兩館收藏的歷代璽印精品及相關文物共計220件。其中,西安博物院藏品151件,旅順博物館藏品69件。展覽分為公印、私印、宗教印三個單元進行展示,包含了金、銀、玉、水晶、銅等質地,以印章發展史上的兩個高潮期秦漢時期、明清時期的文物為主。
西安博物院藏品保管部部長伏海翔告訴記者,秦漢時期的官印為封泥,隨著紙張的盛行,印色鈐印替代了封泥的方法。印章在明清以前主要功能是憑證,明清以后,印章由單純的憑信實物向作為審美的藝術作品轉換,流傳至今已成為具有傳統特色的文化藝術。
此次展覽為民眾搭建了解中國璽印發展歷史,欣賞中國璽印藝術的平臺。展示了秦代咸陽亭丞封泥,西漢陳請士水晶印,隋代千牛府銅印,新莽時期王精金印,以及旅順博物館的清代乾清宮鑒藏寶象牙印、肅親王寶石印、延年石印等各歷史時期的印章代表作。
西安博物院副院長王梅表示,此次展覽是中國博物館界首創聯合舉辦此類主題的展覽,通過兩個國家一級博物館的深度合作,璽印藏品有效整合、互補,豐富了展品數量,提升了展覽層次,確保了展覽可以全面、深刻地展現中國璽印發展歷史和藝術文化。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