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水社會大展開幕 證大文化板塊又推力作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30]
9月29日電 9月28日,由上海市對外文化交流協會指導,證大集團旗下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及上海喜瑪拉雅文化藝術基金會聯合主辦的“山水社會——測繪未來” “山水社會——民間傳記”盛大開幕。這是繼“敦煌:生靈的歌”、“上海種子Shanghai Project”后,證大文化板塊打造的又一場備受矚目的大型活動。
據悉,“山水社會——測繪未來”展覽曾作為第56屆威尼斯雙年展官方平行展項目之一亮相威尼斯,以“山水”的意境、對于城市化的反思、對于可持續發展的探討呼應該屆威雙“全世界的未來”之主題。該項目獲2015年度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和2015年度浦東新區宣傳文化發展基金支持,并獲得中國文化部頒發2015年度全國美術館優秀展覽項目。自2016年3月起在國內展開巡展,先后于重慶美術館、西安當代美術館展出,并將于本月底來到上海,之后巡展至北京,完成2016年度全年巡展計劃。
提起“山水”,人們聯想到的已不再只是中國傳統山水畫,大山、大水、田園風光;“山水”已然成為一種精神,一種天人合一的東方人文主義和諧精神。繼威尼斯之后,策展團隊持續著對于“山水社會”的探索和研究。重新審視、反觀當下的社會景觀,我們是否正在丟失或者自我拋棄自己的山水家園?隨著城市化進程的加速,鄉村在逐漸的消失,而消失的不僅只是那山、那水,更是那群人,這從某種意義來說是鄉村的解體,隨之而來的是失去家園的精神危機?;诖?,策展人在原有展覽基礎上衍生出“山水社會-民間傳記”,新增板塊邀請的藝術家,諸多通過其身體力行的鄉村實踐,以藝術介入鄉村。
此次展覽,有近百位藝術家以不同形式參與,啟發社會各界對“山水精神”的探索,以各自的角度關注可持續發展和城市建設中的美學與人文環境構建。
展覽開幕式上,上海喜瑪拉雅美術館館長李龍雨表示,山水不單單是一種藝術體裁或形式,更是一處結合了未來主義追求的烏托邦,亦是一場美學及人文主義的敘述與辯論。
“山水社會”展覽發起人、證大集團董事長戴志康表示,“山水社會”的普世價值,不僅僅在于它在未來將超越城市與鄉村的界限,為所有中國人共同分享,還在于它將屬于全世界。而我們思考的基點,也不僅限于中國的現實問題與傳統精神資源的創造性重生,而是還會在全球化語境下落實到對“山水”的意境與城市化的反思、可持續發展與全世界的未來的探討上去。他希望“山水社會”演變為一場21世紀的從中國波及全世界的新文化生活運動,讓更多的人“Enjoy life,enjoy art”。
證大集團執行總裁、證大文化董事長朱斌表示,2015年,文化藝術產業已經提升至證大集團的重要戰略方向,證大文化秉承“讓藝術走進千家萬戶”的經營理念,專注藝術行業逾10年,積累了豐富的藝術家資源和藝術行業運營經驗,公司將通過藝術品金融、藝術品租售及藝術品顧問三大業務板塊,實現藝術資源、流量資源的價值實現。繼今年6月在新三板掛牌后,證大文化正加大在藝術家資源、藝術互聯網平臺方面的布局,并將聯合喜瑪拉雅美術館,舉辦更多有質量、有影響力的展覽和美學教育活動,從產業和學術雙重角度引領并開拓中國文化藝術行業,響應國家大力發展文化產業的政策方向,滿足中國藝術品市場逐漸繁榮的需求。
“山水社會”展覽策展人王純杰介紹了策展歷程,并表示,人類的“家園”所面臨的種種問題是當今重要社會議題。如何修復“家園”,構建理想“桃源”激發了藝術家們、建筑師們無窮想象和激情。藝術家并不僅只在自己畫室里創作,而更可貴的是從各自的角度,運用藝術介入社會生活,發揮個人能量推動社會實驗,他希望這樣的活動也能發起大家對于“家園”的思考。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