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0件秦漢簡牘亮相中原展“簡牘書風”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28]
鄭州9月27日電 (記者 李貴剛)450件秦漢簡牘文物和78件中國當代簡牘書法作品27日亮相河南鄭州,向世人展示“簡牘書風”。
主辦方稱,自20世紀初以來,包括內蒙古、陜西、甘肅、青海、新疆、湖南等地相繼出土大量漢簡,總計20余萬枚。在眾多出土的戰國、秦漢簡牘帛書中,尤以西北漢簡、里耶秦簡和岳麓秦簡最具藝術代表性。
是次“夢回秦漢——秦漢簡牘特展暨簡牘書風全國書法名家邀請展”便是集納了甘肅簡牘博物館的300枚漢簡、湖南大學岳麓書院的100枚秦簡和里耶秦簡博物館的50枚秦簡。
中國書法家協會副主席毛國典表示,居延、馬圈灣、懸泉置和肩水金關等出土的漢簡是研究古絲綢之路及中西交通史的重要史料;《質日》、《為吏治官及黔首》、《秦律雜抄》等岳麓秦簡是研究秦代法律的重要文獻。
受邀觀展的臺灣歷史語言研究所教授李宗焜向中新社記者表示,從書法上來看,簡帛的出土顛覆了書法界歷來崇尚碑刻隸書的傳統認知;從學術上講,簡帛的出土是研究從篆書到隸書歷史演變的一個重要環節。
為使古代簡牘文獻與當代書法藝術創作更進一步地深度融合,主辦方邀約了20余名兩岸簡牘研究領域的專家學者和21位簡牘書風書法名家,共78件臨創作品與450件秦漢簡牘同臺展出。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