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曲陽舉辦雕刻技藝大賽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22]
保定9月21日電 (呂子豪于俊亮)21日,河北省“黃石公杯”雕刻技藝大賽在“中國雕刻之鄉”保定市曲陽縣落下帷幕。金獎作品《盛世霓裳》以漢白玉和鐵、銅為原材料,其創新的“鈑鐵”雕刻技藝,受到與會專家廣泛關注。
據介紹,此次活動由河北省輕工行業協會、河北省雕塑行業協會和曲陽縣人民政府共同主辦。大賽作品以漢白玉大理石等為基材進行雕刻設計制作,在展現傳統雕刻藝術的經典韻味基礎上,力求在題材創新、技藝創新、傳承和發展等方面有新突破。
當日,近百位能工巧匠精心雕刻的數百件人物、佛像、動物等題材作品在現場展列。經過專家評審,最終,10件由漢白玉、鐵和銅為原材料的創新作品《盛世霓裳》脫穎而出,獲本次大賽金獎。
據《盛世霓裳》作者王京會介紹,該組作品由春夏秋冬4個主題組成,表現了盛唐時期人們安居樂業、美滿祥和的生活景象。作品中的人物用廢棄的漢白玉碎石精雕而成,部分衣飾、馬匹用銅、鐵等金屬鍛造。此技藝打破了曲陽雕刻長期以來以漢白玉為原料的歷史。
王京會透露,在創作過程中,鍛造改變金屬單調的色彩和將石材與金屬鑲嵌是最大的難題。為此,其反復實驗,歷經7個多月終于成功創造出了鈑鐵藝術。并在繼承傳統雕刻技藝的基礎上,加入現代手法將傳統人物服裝常用的布紋,加入茶花、樹葉、花瓣等植物元素,形成新的雕刻語言。
曲陽石雕項目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安榮杰認為,創新不是無的放矢,不能只追求奇形怪狀。創新,結構造形和技藝手法都要合理?!妒⑹滥奚选防^承了歷史的藝術形體傳統,并融入了現代手法,屬抽象形體與古老技法相結合。
曲陽縣長石志新表示,近年來,為推進雕塑產業轉型升級,該縣提出了建設“世界雕塑藝術之都”的發展目標,啟動實施了“羊平雕刻小鎮”建設項目,成立了雕塑產業創新聯盟,出臺了工藝美術大師獎勵辦法,并與京津等知名藝術院校密切合作,推動該縣雕塑文化產業發展。
曲陽雕刻始于漢、興于唐,距今已有2000多年歷史,是國務院命名的“中國雕刻之鄉”。2011年,曲陽雕塑文化產業園被命名為“國家級文化產業試驗園區”。目前,曲陽共有雕刻企業2300多家,從業人員10萬余人,產品遠銷80多個國家和地區,年產值60億元人民幣。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