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批評不是只留給那些叫批評家的人干的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9-18
    藝術圈對批評家的“批評”,理論上叫“元批評”。網絡或紙媒上的這些“批評”,我印象中達上百篇。

      這股批評“批評家”風潮中,認為中國藝術搞不好都是批評家不盡責,比如:為什么不給大家提供新的知識成果?為什么不批評美術圈的歪風邪氣?為什么要收費? 這些作者對藝術批評憂心忡忡,他們一方面指責藝術批評不成系統素質太差,一方面,自己的批評文字也不成系統、不成規范,行文亦如所指責的劣質評論般,通篇 “四無”(批評不點名、下結論不舉例、引文不注明出處、敘述沒有學理)??梢娝囆g批評不好做,“元批評”更不是一般人能做的。上述批評姑且稱之為針對批評 家的“大眾批評”,從中可發現一些有趣的社會現象,反映國人甚至藝術圈內的年輕人對藝術的單純無知。

      人們曾經覺得藝術家都是凡·高,但近年各個階層涌入藝術圈后,發現亦有很爛的藝術家、不學無術的藝術家、利欲熏心的藝術家,有些藝術家逐利甚至比商人還赤 裸裸。經過2005年以來的市場混亂和一些藝術家欺世盜名的亂象后,人們突然又發現批評家中原來亦有很爛的批評家、不學無術的批評家、利欲熏心的批評家。 這樣的事實其實存在很多年了,只是大家現在才如夢初醒。

      這么多批評文章,我還沒見過一篇對藝術批評的歷史沿革作系統回顧的。批評可分專業批評和大眾批評。后者是一種廣義的藝術批評,并不是寫得跟論文似的才叫批 評,魯迅的批評即是一種隨感式的廣義批評。在這個意義上,藝術批評實則人人能做。比如你覺得某明星畫家的作品很爛,可以寫一篇雜感批評他。如果人人都能寫 一些廣義的雜感批評,我相信藝術界的風氣必定正氣向上。

      問題是大家都覺得與惡勢力的斗爭及得罪人的事情,應該由號稱“批評家”的人來做。這就形成藝術圈乃至中國社會的怪現狀,人人嫉惡如仇,但都按兵不動,而且 矛頭都指向包青天、知識分子和批評家,說你們為什么不站出來。我甚至遇到一位無恥之雅友,某省城的藝術商人,每當我撰文痛罵市場及明星畫家邪行時,他都要 打電話來表示敬意。但讓他贊助一個學術項目,哪怕區區幾千元,門都沒有。他的經典表態是:你就受累為社會正義戰斗吧,我繼續做奸商。這種把知識分子、批評 家和包青天當“活雷鋒”的無恥心態,在藝術圈為數不少。

      對藝術批評家的“批評”中,有些潛意識頗奇怪,比如藝術家、畫商可以學術和商業兩邊獲利,但批評家、知識分子必須勒緊褲帶不準掙錢,只有為社會提供免費的 知識和工作才是高尚的。在現代公民社會,批評家不做圣賢不是錯。一個批評家的高尚行為是他出于自愿做的,不是他必須做的。在一個消費社會,批評家收費的同 時寫出好的批評亦是可能的。這個道理跟藝術家參與商業一樣,即藝術家參與市場銷售并不一定影響其藝術創作的水平;當然,參與過度肯定會導致其作品水準下 降。

      批評不是只留給那些叫“批評家”的人干的,人人都可以各種文體和方式擔當半個批評家。這上百篇指責批評家的作者,既然覺得沒有真正的批評家了,為何不加盟 批評家陣營而身體力行?如果一百個作者都變身半個批評家,就等于有一百篇文章直指欺世盜名的畫家和藝術市場,中國的藝術風氣何愁邪不壓正?現在的情形是, 大家更像只會喊話的貌似正義的呼吁家,一百個人站在路邊齊聲指斥數十個二三流批評家不作為,但奸惡卻照常在眼前橫行。這才是藝術圈乃至中國社會的危機所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