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8月26日,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在前門新址正式啟動了“藝術資產管理”和“文投匯”業務。在與會嘉賓見證下,文化部、北京市委宣傳部領導為北文中心新址揭牌。
出席活動的領導還有北京市文資辦主任周茂非、北京市金融局局長助理金東梅、北京市東城區區委書記張家明、北京市文投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淼、中國文化產業發展集團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羅鈞、北京天街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董事長李樺?;顒佑杀本┦形耐都瘓F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副董事長趙磊主持。
北京市委市政府相關委辦局領導及多家重要合作機構負責人,知名藝術家及科研院所教授等也到場參加了此次活動。
2015年12月,北文中心交易業務上線活動在紫禁城太廟舉行,同年底北文中心正式成為北京市國有文化產權交易指定平臺,目前正在申請成為中央國有文化產權指定交易平臺。
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視和正確領導下,北京文化產權交易中心正在不斷完善文化產權交易市場業務結構和優化文化產權交易市場環境,各項業務不斷發展壯大,創造了北文中心獨有的文化企業品牌,形成了一批業務亮點,其中文創資產交易業務實現交易額達170億元,國有產權交易中心順利完成了文資辦監管的國有文化企業產權交易項目,并且被列為北京市文創產業發展專項資金非上市企業并購指定平臺,目前已經與全市16個區文促中心等服務窗口建立合作關系。
北文中心于今日正式遷入前門辦公區,新辦公區在辦公環境、經營面積、現場展示條件等多個方面都得到了顯著改善。新址的啟用,不僅代表著企業發展的硬實力,更是可持續發展道路上具有跨越性意義的一次飛躍,為下一步推進各項業務發展提供了必要的前提條件,同時也標志著前門文化金融合作發展建設邁出了實質性步伐。
未來北文中心業務將逐步落實“7+2”業務規劃模式,有側重的發展國資業務、文創板、文投匯、文金所、全國文投聯盟、文化金融研究院、文化產業設計院、藝術資產管理業務、文化產業信用管理公司等九大業務,逐漸在新址周圍形成文化金融要素集聚。
文化產業研究院是由北文中心作為牽頭單位,聯合相關大學及研究機構共同創辦。研究院下設“文化金融研究中心”及“文化產業設計中心”,將在市文資辦指導下獨立開展業務,承擔產業研究課題及園區規劃設計課題?!拔幕a業設計中心”致力于為地方政府提供符合當地發展實際和資源稟賦的文化產業整體方案;“文化金融研究中心”著重研究真正體現文化產業投資價值的“文創板”交易制度,為“文化金融創新試驗區”提供智力支撐。研究院力爭成為中國文化產業領先的智庫機構。
文投匯業務是北文中心基于客戶需求,為進一步活躍文化收藏品市場,促進文化藝術類資產交易的健康規范發展,依托全國文投聯盟體系,在全國范圍內建設的集文化傳播、產品展示、交易服務、商品銷售、金融服務、投資服務為一體的體驗中心。目的是為消費與投資文化產品的客戶提供整體服務,增強文化產品的傳播力和影響力,打造“文投匯”的企業品牌。到5月底,已陸續完成太原、吉林、武漢共3家體驗中心的建設和試運營,預計下半年將建成10家左右。
藝術資產管理業務是北文中心針對藝術行業嚴重脫離消費者的現狀,致力于整合藝術資源,嫁接金融手段,以租賃等方式為大型企業機構和高凈值藏家及投資者提供整體的藝術資產管理解決方案,并通過北文中心的平臺優勢逐步實現藝術產業的資本化、藝術品的金融化的業務;目的是逐步健全并發展藝術品租賃業務,實現藝術品的投資與消費一體化,實現優秀文化產品的普及。
除此之外,作為全國文投聯盟秘書處單位,北文中心也在依托全國文投聯盟凝聚行業智慧和產業資源,為全國性的產業發展和要素配置發揮引導和輻射作用。
北文中心要從國家文化發展、經濟結構調整、供給側改革高度,聚焦文化企業產權資本化、證券化等核心業務,打通文化產業與金融行業之間的壁壘,為拓展文化企業的直接融資、社會融資進行積極探索。作為市場化的文化要素定價中心和全國性文化資源配置平臺,北文中心將秉承“公開、公平、公正”的原則,以“打造最具公信力的文化要素定價和配置平臺”為目標,以資源整合、平臺建設為重點,集中交易系統、資金結算、登記托管和法律風控,為市場主體提供一個規則清晰、誠信可靠、前景明確的交易平臺。逐步將文化產業的投資價值轉化為居民的家庭財富,將文化產品的藝術價值內化為居民的修養,外化為行為,實現文化產業的社會效益與經濟效益相統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