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二十景書畫展亮相杭州 國畫大師盼國粹走向世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8-17]
杭州8月16日電(記者 施佳秀 見習記者 楊韻儀)“書畫作品是中國的國粹,要自己主動走出國門,通過國外的展覽讓更多的人看見?!闭憬贾萁蠒嬙涸洪L宋柏松16日接受中新網記者專訪時說道。
當日,董也山、宋柏松兩位當代中國山水畫家聯合展出了他們創作的西湖20景墨寶,用畫筆留下杭州西湖的詩意與神韻。這也是首次以西湖20景作為主題的集體創作和展出。
西湖的“老十景”(蘇堤春曉、曲院風荷、平湖秋月、斷橋殘雪、柳浪聞鶯、花港觀魚、雷峰夕照、雙峰插云、南屏晚鐘、三潭印月)形成于南宋時期。1985年,經杭州市民積極參與,評選出了西湖“新十景”,即云棲竹徑、滿隴桂雨、虎跑夢泉、龍井問茶、九溪煙樹、吳山天風、阮墩環碧、黃龍吐翠、玉皇飛云、寶石流霞。
由畫家專門為這20景整體潑墨,尚屬首次。
“我們兩個人反差大,董也山是浪漫主義,我是寫實主義?!彼伟厮山榻B說,兩人風格迥異的畫風正是這次畫展的獨特與新意所在。
董也山的作品簡潔大氣、蒼?;趾?,將印象派的色彩與中國山水畫相結合。而宋柏松的作品則細節豐富、氣韻生動,將寫實與寫意手法融匯在一起。
對于此次創作,兩位畫家都花費了不少心血。
“畫山水畫,要靜下心來,跟山水交朋友,去領悟?!倍采秸f,在一個月不到的時間中,他們跑遍了西湖20景,對于不滿意的作品,幾易其稿,甚至在夢里,還在不斷構思作品,有了靈感后便一氣呵成。
他舉例說,他所創作的《斷橋殘雪》,幾次重畫都不滿意,最后花了半個小時,就完成了創作。這幅作品以抽象留白的手法,別出心裁地表現了斷橋殘雪的光與影。
“我們是在西湖水里泡大的,西湖的樣子在心里就像是刀刻一樣?!彼伟厮烧f,小時候因為住的離西湖很近,游泳、釣蝦,累了就躺在西湖邊看星星,因此對西湖的感情“刻骨銘心”,通過自己的記憶、眼睛以及夢中所感才有了現在的西湖20景。
杭州市文聯主席應雪林認為,杭州的美,不僅在于歷史的美、人文的美、自然的美,也在于杭州人內涵和心靈的美,兩位大師的作品描繪了杭州自然景觀和人文景觀的獨特韻味,這些書畫作品使人被杭州這座城市的美所感染,進一步激起對杭州這座城市的熱愛與向往。
這次創作雖然已經結束,但兩位畫家創作的激情尚未熄滅。
“創作了之后一發不可收拾,還想要繼續畫。藝術在世界上是相通的,我們要把更美的西湖獻給世界,把更美的關于西湖的藝術品獻給世界。畫家能起那么點小小的作用,就很滿足了?!倍采奖硎?,今后兩人也會創作更多的精品畫作,讓更多人看見杭州之美、中國之美。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