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西北錢王40年醉心古錢幣 捐給國家3200枚心血收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7-15



    一枚枚形態各異、綠銹紅斑的古錢幣,被“西北錢王”崔藝民老人珍若拱璧,瀏覽這些在青海曾經流通過的老錢幣,仿佛在讀一部青海解放前的金融史。本期《青海視野》透過古幣滄桑的背后,講述那些鮮為人知的故事。

      近十名安保人員

      搬3200枚古錢幣

      7月5日的早晨,涼風習習,剛下車,崔藝民老先生就迎面而來,與其交談,老人爽朗的笑聲灑了一路。老人住在老年公寓,室內陳設簡單,靠近窗戶的墻上,京胡、二胡和板胡錯落有致。

      被譽為“西北錢王”、“西寧錢王”的崔藝民喜歡收藏古錢幣,2009年,他不顧家人反對,向國家捐獻了耗費30年心血所珍藏的3200枚古錢幣,近五十箱。崔老回憶,當時為確保錢幣安全,由近十名安保人員搬走并一刻不離古錢幣左右。崔老所珍藏的古錢幣共有28套,涵蓋了商、周、春秋、戰國、漢、三國、兩晉、南北朝、唐、五代、北宋、南宋、西夏、金、元、明、清等朝代,堪稱中國古錢幣之大全。

      崔老說,受父親喜歡收藏古籍善本和古錢幣的影響,他從1978年開始,就踏上了尋找、收藏古錢幣之旅。近40年來,他在精心珍藏父親所留古錢幣的基礎上,為集全所缺古錢幣種類,足跡幾乎踏遍了全國各地。

      清末青海大部分

      用的是“麻錢”

      “清咸豐年間,西寧屬甘肅管轄,稱西寧府,青海老百姓手中使用的錢,大部分都是由甘肅省官方‘寶鞏鑄錢局’鑄型的各種不同面額的銅質方孔圓錢,有當圓、當五、當十、當五十,大面額的還有當百、當五百、當千。這也就是人們俗稱的‘麻錢’,供應地區有寧夏和青海,當時每個省的鑄錢局名稱都不一樣,但開頭都有‘寶’字樣。另外由于青海地處西陲,交通閉塞,生產落后,經濟蕭條,貨幣流通方面,人們長期以來多習慣于使用硬通貨(白銀、銀元、銅元)。那時候的青海還沒有銀號,也沒有錢莊,一般的金融活動全賴商業信貸、商業匯兌(俗稱撥兌)?!?崔老聊起錢幣時,總是情不自禁地講述它們的歷史,他時而慷慨激昂,時而低頭沉思,他思維的跳躍與邏輯的嚴謹常常引起聽者的感嘆。

      據《西寧城中文史資料》記載,清代末年,西寧市場上流通使用的是光緒大龍銀幣、光緒銅圓及麻錢。麻錢是清代用每個皇帝年號鑄造大小不等的銅制圓形中間有方孔的錢幣,中間方孔可用細繩將很多麻錢串起來,便于攜帶。有的年號的麻錢版別多,說明該皇帝執政時間長,如“康熙通寶”,有些年號的麻錢版別少只有一、二種,如“同治通寶”、“宣統通寶”。市場上流通的麻錢中還有一些其他朝代的麻錢,夾在中間流通,其中“漢五銖”和“唐開元”等極為珍貴。

      小幣值銀元流通很少

      民國初年,甘肅官銀錢號在西寧設立分號,發行銀票。原先甘肅官銀錢號發行一兩、二兩、五兩、十兩的銀票繼續使用,西寧分號發行一兩、二兩的兩種銀票也流通。此時青海境內的西寧及農牧區使用現銀(銀元寶及碎銀)、銀元、銅圓、銀票,直到(1919年)甘肅官銀錢號西寧分號裁撤,所發行流通市場的銀票才兌換收回。民國年間,西寧市場普遍流通有袁世凱頭像的壹元銀元,人們稱“袁大頭”的白洋,還有孫中山頭像的壹圓銀元,人們稱“孫尕頭”白洋。輔幣有民國二年袁世凱頭像的貳角小銀元,每五枚當一圓以及民國三十年有孫中山頭像的十分小銀元等。這些小銀元適于制作銀器飾品掛件,小銀幣上鏈上銀制挖耳子、牙鉗、鑷子掛在身上。此種銀器掛件,在民間大家庭里多見,但貳角、十分的小銀元在市場上很少流通。

      “西寧藏洋”與“四川藏洋”

      在崔老諸多的古錢幣中,其中有幾塊“西寧藏洋”,銹跡斑斑的古幣更透出一種滄桑,說起“西寧藏洋”,崔老娓娓道來。

      “以前是收藏古錢幣,現在是研究?!?崔老關于錢幣的書很多,“我現在已補遺四十余種古錢幣?!痹谒詹毓佩X幣的過程中發現,有很多古錢幣在史書中并沒有文字記載?!皼]有記載并不一定不存在”,于是,他經常跑到博物館、圖書館去查資料,也讀了大量有關歷史方面的書籍,從而驗證所收藏的古錢幣,“每個朝代的錢幣我都有收藏?!贝蘩险f,他收藏的錢幣就是一部“歷史書”。

      關于“西寧藏洋”,崔老說,據《青海通史》記載:公元1930年,馬麟在甘肅省任國民軍暫編第一師師長掌握軍權期間,通過與寧夏人鄧倫(甘肅造幣廠總監)的特殊關系,借來“四川藏洋”的模板也鑄造了一批雷同的“四川藏洋”,史稱“西寧藏洋”,供青海、康定等地使用?!拔鲗幉匮蟆背X幣正面皇帝圖像無領圈的差別外,與“四川藏洋”再無大的區別,所以一般的百姓并不能將二者區分開來。因此,“西寧藏洋”又被稱為“馬麟藏洋”。

      “馬麟藏洋”是銀包銅的質地,盡管含銀量很低,制作粗劣,但它對抵御英國的經濟掠奪還是發揮了積極的作用。崔老介紹,“馬麟藏洋”在青海的貨幣史上存在了大約10余年,隨之退出歷史舞臺。崔老說,1929年青海建省后,甘肅鑄造的方孔圓錢逐漸被南京國民政府印制的“法幣”所代替。

      青海貨幣的主打

      1929年初青海建省后,在1931年,青海省政府成立了“省金庫”,同時發行“金庫維持券”?!敖饚炀S持券”有一角、一元、五元、十元四種面值,以大板銅元為輔幣,后來蘭州大板銅元因比西寧低值而被商人乘機販入西寧。當時擔任青海省政府代主席的馬麟令財政廳予以鑒別,財政廳在大板銅元上加軋“TS”英文字母,作為省內流通的記號,從而控制了青海省的貨幣。

      崔老說,這種做法其實是當權者為了緩解財政赤字,強化自己統治而采取的經濟手段。最開始實行兌換的時候,是一元“金庫維持券”兌換一元銀元,后來發展到十元“金庫維持券”兌換一元銀元……濫發的“金庫維持券”充斥著市場,致使“金庫維持券”急劇貶值,誘發物價波動,西寧的許多行業紛紛拒用。一時間,市面上的糧油及食鹽都被搶購一空。

      看著“金庫維持券”已無法再維持,政府為緩和局面,急令省金庫以每元“金庫維持券”按現銀二角的比值進行收兌,但每天的兌換比例有限。于是,省金庫的門前人山人海,民眾手持“金庫維持券”蜂擁而至,局面一度無法控制。政府便出動大批軍警到現場鎮壓,憤怒的民眾不甘示弱,奮力反擊。在沖突中,群眾當場被打死一人,打傷上百人。此事發生于1935年10月7日,史稱“107流血事件”, “金庫維持券”又兌換了四天之后,便停止兌換,破產的百姓不得不流落西寧街頭,“金庫維持券”變成廢紙退出歷史舞臺。

      “青海實業銀行”本票

      1946年青海成立“青海實業銀行”,發行本票以吸收市場流通的銀元。解放前夕,貨幣貶值,市場混亂。據統計,抗戰前,在青海一百元可以買一頭牛,到解放前夕,物價增長一十三億七千萬倍。這時,一百元只能買半根火柴。百姓又一次擠到“青海實業銀行”門前手持別票要求兌換銀元,可是實業銀行大門緊閉,門前人山人海,有人敲打門窗,有人高喊,有人哭著,人們都要求兌換,銀行無人搭理,百姓怨聲載道?!段鲗幊侵形氖焚Y料》這樣記述了這一事件。

      崔老說,自從青海實業銀行設立以后,政府開設的所有工廠的資金統一由該行管理,同時,西寧、湟中、湟源等地的所有商號、企業的資金也統一交由該行管理。兩年間,青海實業銀行就獲利在8萬元白銀以上。期間,該行還兩次發放以銀元為計算單位的銀行本票(紙券),面值有五分、一角、兩角、五角四種?!斑@其實用現在的話說就是一種國庫券,只是那個時候,政府用這種方式大量吸收市面上流通的白銀,他們的目的不純?!贝蘩险f。1949年12月1日中國人民銀行成立并開始發行第一套人民幣,若干種鈔票在市場流通,國民黨的“法幣”、“金圓券”等各種紙幣停止使用,“實業銀行本票”才被廢止。在青海少數民族地區使用白銀、銀元一直沒有禁絕,特別是響當當的“袁大頭”,那更是百姓和商家的最愛。銀元在以后也停止了使用,只能到中國人民銀行兌換人民幣。

      “除了收藏古錢幣,我還拉拉二胡,寫寫東西?!贝蘩险f,“每一枚古錢幣,都是一段歷史,是一段青海的金融史?!痹诖蘩系难劾?,文化修養、音樂修養是融為一體的,用他的話來說就是:文化、才藝一個都不能少,學習是快樂的源泉。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