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市場分析

    油畫和當代藝術市場板塊有待整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7-11
    南方收藏眼

      2016年春拍接近尾聲,整個拍賣行業似乎依舊處于持續調整階段。日前,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負責人徐翠耘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直言,當代藝術板塊近兩年面臨的內憂外患已顯而易見:不斷洗牌的格局、過去的藍籌股“F4”不再顯靈、國內買家紛紛將收藏清單開到國外藝術市場、征集難度更是日益增長……

      那么,在整個行業持續調整的大行情背景下,當代藝術板塊有沒有出現一些有可能影響未來市場走勢的新苗頭,前些年過度炒作造成的板塊頹勢何時能夠扭轉?

      市場??價格畸高 后續增長乏力

      今春,當代藝術板塊原來一些標桿藝術家作品的集體“失色”引發市場熱議。尤其是被譽為中國當代藝術“F4”的岳敏君、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從前一直被視為當代藝術投資的藍籌股,如今不再是市場的神話,轉而被“價格滑坡和頻繁流拍”的陰影所籠罩。

      兩年前,“F4”長期領跑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在拍賣市場上紅極一時,作品成交價格動輒過千萬元?;蛟S正是在這批標桿藝術家的激發下,曾梵志等其他藝術家在資本的簇擁下亦加入了高端拍賣的爭紅斗艷。

      讓投資者記憶猶新的是,張曉剛的《血緣:大家庭系列3號》在2014年的香港蘇富比拍出了9420萬港元的高價,創下個人成交紀錄,與2013年以超過億元成交的曾梵志的《最后的晚餐》一起把中國當代藝術推向了拍賣交易的頂峰。然而,自去年以來,連續多場當代藝術專場拍賣會結果卻顯示,“F4”的不少作品,突然出現撤拍、流拍,或低于估價成交的現象。

      在今年4月3日、4日香港蘇富比舉行的四場現代及當代亞洲藝術拍賣中,岳敏君1993年作品《幸?!芬?40萬港元成交;張曉剛2009年作品《綠墻:書房一號》以187.5萬港元成交、張曉剛的《期待的生靈》以108.75萬港元成交。在此后保利香港舉行的中國及亞洲現當代藝術中,雖然力推國內當代藝術家的作品,然而,從上拍和成交的情況來看,與一年前簡直是冰火兩重天,“價格塌方”的質疑由此甚囂塵上。

      雅昌藝術市場監測中心的數據亦顯示,“F4”作品的成交頹勢實際在2015年出現苗頭:張曉剛在2015春拍成交率僅為25%,2005年作品《女孩》低于估價成交;方力鈞2015春秋兩季拍賣平均成交率為55%;岳敏君2015春拍上拍2件作品均流拍,秋拍成交率亦僅為50%;王廣義情況稍好,2015春拍成交率為71%,秋拍成交率100%。

      當“F4”作品遭遇“價格過山車”的時候,同一板塊上,卻有另外一些藝術家開始“攀”上頂峰。譬如,今春王懷慶、劉煒等藝術家的作品就開始榮登“千萬”級別的寶座。

      對此,徐翠耘分析認為,2007年和2008年中國當代藝術價格暴漲的泡沫,導致這一板塊市場調整六七年,至今仍在震蕩。從近兩年的市場行情來看,當代板塊整體仍在調整,成交持續萎縮,投資者普遍呈觀望態勢,在此種大環境下,拍賣公司不得不因應市場變化作出許多戰略調整,因此,大家可看到,市場的熱點和品位不斷輪換,從最早的“F4”(岳敏君、張曉剛、方力鈞、王廣義),到“新F4”(劉野、劉煒、曾梵志、劉小東),再到現在的趙半狄、尚揚、石沖、毛焰、段建偉等藝術家,領軍藝術家不斷變化,反映出當代藝術塊板的內部結構調整還在經常變化。由于主力藝術家價格早已達到千萬元級別,后市價格持續上漲的動能有限。

       分析??賣家在減量增質買家在引新換舊

      不過,徐翠耘不認為可以因此看衰這些明星藝術家。特別是在年輕藏家的不斷加入、市場投資方向不斷本土化等因素的積極影響下,今春當代藝術板塊整體表現還算可以,單幅作品均價亦有所提高。

      她告訴南方日報記者,與2015年春拍相比,今年春拍在拍品數量減少的情況下,拍賣公司主要依靠提升拍品質量來保持總成交額的水平,在“減量增質”方面表現比較突出的是當代藝術板塊。一直較為火爆的日韓當代藝術板塊開始出現“退熱”現象。相反,中國現當代藝術板塊卻保持較為良好的發展態勢。此外,拍賣公司開始對部分重要藝術家市場進行個案研究,且不斷地引入年輕的新面孔,也為未來的拍賣行業帶來新的可能。

      “目前面臨的問題是時機不佳,經典重要的‘大貨’市場供應量不足,但現在機構資金相對充足,大的機構美術館及正在籌備中的美術館仍舊在拼命爭奪最好的藝術品資源,收藏家機構化正在成長,相信藝術家的重要作品還會再創新高?!毙齑湓耪f,當代藝術不僅有F4等市場明星,也有一批藝術家潛心創作多年、具有相當的實力,之前的一波上漲高潮卻并未涉及他們,如今大潮逐漸退去,這部分人憑借多年的積累和已經獲得的較高知名度,在藝術行情整體低迷的情況下,反而顯現出了穩健性?!叭缡瘺_、毛焰、段建偉等,他們都是當代藝術板塊中的重要參與力量,此外,年輕藏家的加入更是讓我們看到當代藝術未來持續的購買力?!?br/>
      據徐翠耘分析,當下中國當代藝術市場的發展方向已經由境外主導,逐漸過渡到本土主導,藏家年齡結構逐漸從“50后”、“60后”過渡到“70后”、“80后”。據統計顯示,5年前參與拍賣的人群的年齡層次主要集中在40至60歲之間,而現在30至40歲的年輕人也加入進來,甚至還有一些是“90后”年輕人。在今春拍賣中,70后、80后,甚至90后的藏家入場參與拍賣。雖然市場沒有了過去明顯的信號,但它也無疑正在變得多元化,而逐漸本土化的藏家群體和不斷加入的年輕藏家,無疑將為當代藝術板塊未來的拍賣帶來更多積極的影響。

       未來??與時俱進是當代藝術的魅力所在

      二級市場的成交表現,常常被一些投資者視為整個藝術品市場的風向標。

      在莫空間創始人慎偉峰看來,真正的“肉搏”戰場是在一級市場上。2014年5月以來,莫空間總共不過舉辦了七八場展覽,既有國內藝術家如孟煌、羅永進、潘濤、朱兵等,也有意大利藝術家卡特琳娜·瑪莉娜麗、妲妮菈·露絲、米爾科·塔爾希等。在他看來,當代藝術品市場的頹勢,是受了大環境的影響,就整個國內藝術品收藏行業而言,整體上還是健康的。他堅信隨著大環境的轉好,藝術品投資會迎來新的機遇。

      在業內人士看,市場上的熱點轉換,雖然一方面有資本自身在作戰略調整的原因,但另一方面,也跟當前買方市場投資方向和審美標準變化有關系。

      徐翠耘認為,藝術品商業市場的審美標準這些年正在悄然發生變化,一些趣味性較強、個性化、符合當下審美需求的藝術品在拍賣市場上比較受歡迎。她舉例說,前兩年新工筆、新水墨等風格雖然有一定的發展,但由于其去中心化、個體化、小清新創作的即興化的特點,在市場上很難產生強大的影響力和形成大眾的普遍關注,因此很難形成潮流和合力。目前,油畫及當代藝術板塊,拍賣機構在培養新風格的同時,不斷深挖和學術梳理早期藝術大師、85新潮等典型時代風格作品。此外,為滿足藏家的多元化需求,嘗試引進西方藝術大師作品。

      未來,當代板塊兩極分化的現象將更加明顯。徐翠耘認為,之前流行過的板塊如:“卡通”、“8年前定義的當代藝術”、“新水墨”等大行情都已不在。早幾年開始調整的板塊也已出現選擇性增長,但市場的困境一如既往?!半S著收藏群體的擴大和近幾年對當代藝術的知識普及,越來越多的藏家對當代藝術的購藏不同于早年的趨利沖動,而更多的是真正的喜愛?!?br/>
      不過,慎偉峰對當下的買家群體審美標準卻不甚樂觀。在他看來,現在的市場還談不上什么審美,買家的視覺基本上停留在傳統范圍內?!拔覀冴P注的新生代藏家,基本是‘70后’、‘80后’,他們對當代藝術這方面都有基本的認識?!碑敶囆g的學術中主要討論的是問題和事件的對策和方案,這是與審美無關的詞。至于什么樣的作品賣得好,他認為,只要藝術家真誠就有市場,學術也是一樣。將來會怎么變化誰也無法預計,當代藝術未來的發展方向一直是藝術家和藝術從業者終生研究的問題,正因為它與時俱進和不確定性的屬性,才是它的魅力所在。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