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收藏投資

    值得收藏和惹人喜愛的康熙郎窯紅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6-28



    豐富多彩的精美世界,造就了人們對五顏六色的依賴和偏愛。中國古瓷在漫長歲月的發展過程中,歷經艱辛,釉面裝飾同時開始了從最古老、最簡單、最粗糙的單色釉素瓷向多色釉彩瓷的長時間、更復雜、最精細方向發展,來滿足人們永恒需求的視覺美。

      單色釉瓷器往往以釉的顏色分類,顧名思義為胎外施一種色彩的器物。大的有青釉、白釉、紅釉、藍釉、黃釉、綠釉、黑釉。小的分得更細一點,青釉中有粉青、天青、豆青;白釉中有甜白、青白;紅釉中有霽紅、牛血紅、豇豆紅等。

      我們知道不同色澤的釉是分別以不同的金屬元素中含量多少來作為呈色劑,諸如鐵、銅、鈷、錳、銻等。因此,它們在窯內不同的燒成氣氛下就會出現不同的顏色。根據出窯后瓷器的釉色色階的變化,色彩濃淡不一,可能有數種,數十種或不下百余種的變化后的稱呼。譬如最流行的紅色,稱呼就有祭紅、霽紅、積紅、牛血紅、醉紅、雞紅、寶石紅、朱紅、大紅、鮮紅、抹紅、珊瑚紅、胭脂水、胭脂紅、粉紅、美人祭、豇豆紅、桃花浪、桃片紅、海棠紅、娃娃臉、美人臉、楊妃色、淡茄、云豆、均紫、茄皮紫、葡萄紫、玫瑰紫、乳鼠皮、柿紅、棗紅、翻紅、肉紅、羊肝、豬肝、蘋果綠、蘋果青等等。所有這些細致微妙的色彩變化,自古到今勾起多少文人雅士去苦思冥想,拍案叫絕。

      歷史上古玩一直被譽為“成人的玩具”,它包含著大量的信息、知識、文化和美感,同時也向人們敘述著昨日先人們發生的故事,其中奧妙讓人們深入其中流連往返:同時也無不向人們提出難以窮盡的挑戰,好像任何人都不可能一次性明了它的全部內涵。因此,其迷人的魅力也就歷經不衰。

      清代康熙時,著名督窯官郎廷極,在瓷都景德鎮龍珠閣御窯廠用銅紅釉仿照明朝永樂,宣德二代精美紅釉瓷器,燒制出又一新品種,獲得巨大成功,使銅紅釉燒得更加出色。從此,自明朝中期銅紅釉燒造失傳的技術,在200年后的康熙朝重新獲得了生產,并且各方面都有進一步的發展。后人為紀念其功績,并把其窯產品以姓氏名義加以稱譽,史稱“郎窯”。這是一件郎窯紅香爐,釉色瑩澈濃艷,仿佛初凝的牛血那樣猩紅,時人又叫“牛血紅”。它光亮奪目,極盡絢麗燦爛,釉面除了大片裂紋外,還有許多不規則的牛毛紋。其最大的特點是器物的口部呈淡白色,器物底邊由于釉質的流垂凝聚呈現紅色。然而最妙最美的地方,在于釉掛在器物下方,像垂簾般不流至足底,底足泛黃,俗稱“米湯底”,無款。人們往往鑒定其是否真品有“脫口垂足郎不流”之說。

      清代乾隆皇帝是古瓷器收藏狂熱的癡迷者,對唐宋名貴瓷器大肆收羅,再陳設于宮廷,日夜相伴賞鑒。對郎紅器也情有獨鐘,曾賦詩贊美:“暈如雨后霽霞紅,出火帶加微炙工。世上朱砂非所擬,西方寶石致難同。插花應使花羞色,比盡翻嗤畫是空”。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