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三件晚唐五代珍貴文獻首次亮相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6-11
    北京6月8日電 (記者 應妮)三件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8日首次亮相“民族記憶 精神家園——國家珍貴古籍特展”的預展。這三件珍貴文獻是近年來中國的重大古籍新發現,在世界印刷史上具有重要標志意義。
      三件珍貴文獻為晚唐五代木版雕刻印刷品,距今均在一千年以上,為早期刻本的重要代表,是早期印刷品實物的重要例證,意義重大。其中五代后唐天成二年(927)刻本《佛說觀彌勒菩薩上生兜率天經一卷》(簡稱《彌勒上生經》)僅比咸通九年《金剛經》晚59年,為國內已知有紀年的最早雕版印刷品。另兩件分別為晚唐五代刻本《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卷》、五代北宋初刻本《彌勒下生經一卷》。這三件刻本彌補了中國作為雕版印刷術發明的故鄉卻無早期實物的遺憾。
      國家圖書館研究館員李際寧表示,目前,學術界一般認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在隋唐之際,英國國家圖書館藏敦煌出土唐咸通九年(公元868)所刻《金剛經》,是世界現存最早有明確紀年的雕版印刷書籍,中國因此被世界公認為雕版印刷術的發明國。這三件早期印刷品保留了早期雕版印刷典籍的版式形態、紙張信息、書籍樣式以及豐富的中古時代的社會信息,為典籍演變、唐末五代中國民間宗教信仰、文化傳播等史學研究,提供了重要實物證據,是重大古籍新發現,也是世界印刷史上標志性實物例證。
      據悉,在文化部、財政部、國家文物局全力支持下,國家圖書館2015年成功入藏堪稱世界印刷史上標志性實物例證的三件早期印刷品。相關負責人表示,國圖將充分發揮優勢,積極開展修復、保護和研究工作,使其化身千百、服務社會。
      “民族記憶 精神家園——國家珍貴古籍特展”展覽分為“珍貴古籍 書香中國”“浩瀚典籍 歷史智慧”“古籍保護 任重道遠”三大部分。展出了敦煌遺書、佛教經典、宋元善本、明清稿抄等一百余部珍貴典籍。展覽為期二個月,面向公眾免費開放。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