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將在天津舉辦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6-01]
5月31日天津電(記者 蔡志堅)由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北京市文化局、河北省文化廳主辦的“第二屆京津冀非物質文化遺產聯展”,將于6月8日至6月12日,中國第11個“文化遺產日”期間在天津美術館舉辦。
本次聯展以“非遺與現代生活”為主題,包括展覽展示、專場演出、“新皇會”展演等三個部分,展覽展示部分匯聚了京津冀三省市及故宮博物院、國家圖書館的110余項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其中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50項),以精品館、生活館、傳習館的分布形式,解讀非遺的傳統、當代和未來。以傳承人現場演示與展品銷售為重點,充分展示三地非物質文化遺產豐厚的人文蘊涵和獨特的文化魅力。通過呈現生活場景、推動新品思考,是非物質文化遺產切實融入大眾現實生活,發揮其建設先進文化、推動文化大發展大繁榮的獨特作用。
天津文化廣播影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朱義海介紹說,非物質文化遺產展覽存在博物館式的問題,展品和技藝離觀眾距離遠,缺少動態和互動。本次展覽將在主展覽單元和傳習館安排了多點位的傳習互動。包括故宮文物修復技藝、國家圖書館的古籍修復技藝等55個項目、68位傳承人在現場與觀眾互動。傳習館還特別設立了少兒傳承展區,包括剪紙、塑作、版印均有實踐老師帶領孩子們互動。同時6月8日晚上在天津大禮堂安排“燕趙風情”傳統舞蹈、傳統戲曲、曲藝類非遺項目專場演出;6月9日在天津美術館門前上演“新皇會”展演。
“非物質文化遺產是生活中的記憶和智慧的高度,非物質文化遺產不是老的也不是舊的,而是一種工匠精神,是一種中式的生活方式,傳達的是中式的生活態度”,天津市文化廣播影視局非物質文化遺產處處長楊文表示。本次展覽專門設置了生活館,按實用功能分配展區,包括美術區、家具區、服飾區、飾品區、陶瓷區、文房區、玩具區、高級定制區。通過示范現代生活場景,詮釋中式生活態度,呼喚大眾享受中式生活。
本次展覽的所有展覽項目都可通過二維碼識別系統了解看點,藝術品定制區可實現線上訂購。展覽結束后,線上博物館也將同期上線。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