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位中國著名藝術家“定制”59件形塑亮相南京博物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5-19]
南京5月18日電 (記者 朱曉穎)18日,29位中國著名藝術家歷時一年多“定制”創作的59件形塑作品亮相南京博物院。
當日是國際博物館日?!昂粑袊鴤鹘y文化的當代形塑”展在南京開展。
室外,南京博物院老大殿中軸線水池中,“綻放”巨型蓮蓬《夢蓮》,倒影虛實相映,意蘊江南水景與古今文脈傳承。博物院觀景臺上,一條半入地、騰空的青銅巨龍《升》,以遠處巍峨鐘山為天然“背景”,象征“虎踞龍盤”南京城。
展廳內,用南京當地一年報紙撮線編織的清代康熙閱兵甲佇立,報紙“碎片”從盔甲間隙恣意鉆出,空蕩暗沉的頭盔給人幽邃感,藝術家以《一紙戎裝》為題以今釋古。另一尊《淋漓》“水體”從天空、地面、墻體中潑灑噴濺、“凝固”?!八w”鏤空,細密雕刻著篆字白居易詩歌《玩止水》,表達今人詮釋古人看水的動靜變化。
中國工藝美術學會雕塑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馬文甲介紹說,位于室外、公共空間、展廳的59件形態各異的藝術品,是由曾成鋼、董書兵、霍波洋等29位中國當代著名雕塑家實地到南京博物院考察、私人“定制”創作完成?!昂粑袊鴤鹘y文化的當代形塑”展的主旨,是中國當代人用藝術語言和手段解讀歷史文脈的傳承。
南京博物院院長龔良解釋說,所謂展覽的“呼吸”,一方面來自博物館展覽內容中對傳統文化的理解及對當代創造的追求,另一方面是來自對博物館空間特色化與舒適感的要求,來自公眾對博物館空間環境的感受?!昂粑?,即以空間開敞處之“呼”的對象感,與壓抑處之“吸”的來源感,獲得和空間、歷史、藝術、造型相互呼應的、順暢的文化環境。
展覽將持續兩個月。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