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2016中國畫廊緣何大量缺席紐約頂級藝博會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5-06



    從紐約軍械庫到香港巴塞爾再到荷蘭TEFAF,每年春季全球的“藝博會狂熱“隨著氣溫逐漸升溫。 3、4月的藝博會“車輪戰”暫時稍事休息,5月的藝術界又進入了新一輪的激戰。上周末藝術北京剛剛圓滿落幕,太平洋另一邊的紐約弗里茲藝博會又接踵而來, 再一次喚起全球藝術市場的興奮點。

      對大多數的中國本土畫廊來說,紐約藝術市場的春季“狂歡派對“更像是一場隔岸觀火。在今年弗里茲藝 博會的參展名單上,來自31個國家的200多家畫廊中,僅僅有三家來自中國地區(分別是來自北京的博爾勵畫廊、來自上海的Leo Xu Projects、以及來自臺灣的其玟畫廊)——甚至比2015年還減少了兩家。

      相關閱讀:2016年紐約弗里茲藝博會精彩細節披露

      這樣的情形仿佛是拷貝了今年3月的紐約軍械庫藝博會——僅一家來自北京的墨齋(Ink Studio)擁有一席展位。

      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口號為“立足本土,完整亞洲“的2016藝術北京,以及緊接著軍械庫藝術周舉行的香港巴塞爾藝術展——其中半數畫廊來自亞洲及亞太地區。

      在最近接受artnet專訪時,藝術北京新上任的藝術總監金島隆弘表示,在當前亞洲藝術博覽會崛 起、藝術市場不斷發展的形勢下,西方藝術展中中國畫廊減少的現象是正常的。加之,歐美藝術市場有自己獨特的語境,亞洲藝術走進去難免會產生一些沖突,而在 自身的語境中建立市場,或許會有更長足的發展。

      相關閱讀:藝術北京新總監金島隆弘談亞洲市場:未來的中國藝術市場將更年輕化

      在今年香港巴塞爾舉行期間,盡管有著對此前中國經濟形勢的低迷引來的對銷售的疑問,香港巴塞爾藝博 會的總監黃雅君(Adeline Ooi)也曾表示“亞洲不僅僅只有中國“,但是毫無疑問的是,在這個亞洲目前最頂尖、最具話題性、最受關注的藝博會上,來自中國本土的畫廊仍然具備著強烈 的主場感。

      相關閱讀:香港巴塞爾藝博會拉開序幕,銷售形勢一片樂觀

      這種感受,與軍械庫藝博會上中國畫廊們的嚴重缺席,是截然相反的。若是有心在展會上尋覓中國當代藝 術身影的觀眾,未免會感覺冷清。參展的204家畫廊中,僅僅1/204的比例,既與國際藝術市場上對中國當代藝術看起來較高的關注度與討論度不符,此外, 若是按照地域與人口的比例來計算,這僅僅0.4的參與率,也讓人不免心生疑問與困惑。

      回顧近三四年的軍械庫,2014年對中國畫廊來說,仿佛是一場“一夜狂歡“。這一年軍械庫推出了 “聚焦·中國”主題展區,邀請尤倫斯當代藝術中心館長田霏宇策展,挑選了包括北京公社、當代唐人藝術中心、天仁合藝藝術中心、香格納畫廊、空白空間等16 家中國本土畫廊參展。其中許多畫廊是首次參展,并且也借此機會推出了一些中國年輕藝術家的作品。

      但焦點展,只是軍械庫的一個年度常設主題項目,目的是突出某一個特定地區的畫廊和整體藝術景觀。風 水輪流轉,今年,焦點就放在了近兩年突然極受西方藝術市場關注的非洲當代藝術上。一場關于藝術家艾德·楊(Ed Young)突如其來的審查風波,也讓他具有爭議的作品為藝博會和非洲展區成功制造了話題。

      2014年的“狂歡“前后兩年,幾乎與今年情形相差無幾,每年僅有兩家畫廊的出席,更加印證了軍械庫與中國畫廊頗為疏離的關系。

      為此,artnet與數位畫廊代表進行了對話。

      在墨齋位于軍械庫的展位上,墨齋的總經理雷澄泉(Christopher Reynolds)一直處于非常繁忙的狀態,想要采訪也只能是見縫插針地進行。作為唯一一家出現在2016軍械庫藝博會上的中國畫廊,自然會受到更多的光 顧,“只要是關注中國藝術的人,來到軍械庫,都會到我們的展位來看看?!?雷澄泉認為,即使墨齋不是唯一“代表”,只要是來自中國的畫廊都會得到很多關注。

      這家2013年5月才在北京草場地開幕的畫廊甚是年輕,卻在短短幾年內在藝術圈頗為活躍,其行進的 方向也相當成熟和國際化。2014年,開幕不足一年的墨齋帶著藝術家陳丹燕的作品,躋身參與了軍械庫的“聚焦·中國“版塊;2015年,其代理藝術家王冬 齡在紐約布魯克林博物館進行了一場書法表演《心經》,而此表演也是紐約一年一度的亞洲當代藝術周(Asia Contemporary Art Week)的項目之一。

      對話一開始,雷澄泉就感嘆起紐約的“貴“,藝博會本身的成本高(即使是最小的展位租也逾10萬人民 幣),運費高,以及紐約這座城市本身的開銷就高居不下。雖然此前參與過“焦點·中國”,但是墨齋到了成立近三年,才真正開始關注和參與藝博會。投入開銷如 此之大,雷澄泉說,從畫廊的角度來說,就必須有一個“更為實際,更為有益,極為值得“的決定,而這是與每家畫廊的自身定位和策略息息相關。

      相關閱讀:你真的了解藝博會嗎?9個問題挑戰你對藝博會的熟悉度

      中國的畫廊要去紐約,路途遙遠,運費、人工開銷尤其昂貴,這已經是公認的事實。加上3月,香港巴塞爾緊接著紐約進行,除了考慮投入與產出的收益、人手、精力是否“接的上氣“,都成為國內畫廊考慮的因素。然而,這些是最為決定性的因素嗎?

      令人比較意外的是,嘆“貴“的雷澄泉卻清醒地認識到,藝博會對于墨齋畫廊而言,并非是“最好的賺錢方式”。這種認知,首先來自于墨齋清楚的自我定位,“我們不是純粹的商業畫廊,就算我們將作品盡數售出,也不會賺很多的錢。我們更偏向是一個學術畫廊?!?br/>
      那么如此大的投入背后,如果并非是經濟效益為先,會是什么讓墨齋有信心且下定決心,讓畫廊選擇這樣的經營方式呢?

      從墨齋與一些學術機構的互動上,不難看出,相較私人藏家,墨齋還有一個頗為看重的觀眾群和收藏群體 ——如博物館機構。說起這個群體,雷澄泉對參展三天的效果非常滿意,“這幾天里我們大概見了35-40個策展人或者美術館總監,這是很有價值的?!凹~約這 座城市的優勢至關重要,這里有如此密集和頂尖的藝術機構,借力最頂級的藝博會品牌,一個學術主導的畫廊能與它們進行高效的互動,建立聯系而產生更大的影響 力?!耙驗闀r間和資源的原因,國際上的策展人和批評家群體到中國的機會都比較少?!?他所提到的比較少,是更相對于一些時間金錢都相對更充裕的藏家而言。

      雷澄泉坦言今年的銷售非常好,一些位于紐約的博物館購買了畫廊的作品,同時,也有不少私人買家,這樣的好成績,自然讓他和畫廊都非常滿意。

      迎合了美國市場的審美,銷售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自2010年以來連續參加軍械庫的當代唐人藝術中心,今年卻第一次缺席了。

      此前連續五年擔任當代唐人藝術中心策展部主管的王貝莉,從去年開始加入了紐約的凱尚畫廊 (Klein Sun Gallery)擔任策展負責人。從索邦大學取得四大當代藝術與策展碩士學位的王貝莉,畢業后曾經在輾轉于巴黎、北京和紐約之間,從一個連續數年參與軍械 庫藝博會的北京畫廊,來到了凱尚這樣一個位于紐約切爾西畫廊區,卻選擇參加軍械庫藝博會以外的“衛星展會“的畫廊。對于這樣的轉變,王貝莉聊起這個話題, 既有在全球幾大藝術中心逾十年的觀察,也有自己多年的切身體會。

      204個畫廊展位的名額收到了700余家來自全球各地的畫廊申請,入選率僅三分之一。王貝莉表示,其中其實不乏中國畫廊,但是幾乎均被拒絕。即使路途遙遠、開銷巨大,但是對許多申請的中國畫廊而言,這些錢還是不差的。

      基于對歐洲與美國兩大藝術市場的觀察,王貝莉這些年來得出這樣一個結論:相比美國,法國和德國的藝 術世界興許更強調多元,對來自第三世界的藝術家和作品更加包容,對國外藝術更加關注。王貝莉舉了一個例子,前段時間巴黎的路易·威登基金會與北京尤倫斯當 代藝術中心聯合呈現了“本土:變革中的中國藝術家“,從中國人的觀點來看當代藝術。而相反她感覺“美國(藝術市場)所謂的多元與包容,其實是把東西變得 ‘美國化‘?!?br/>
      相關閱讀:當巴黎藝術航母遇上中國當代藝術:“本土“在路易·威登基金會

      這種本質上的排外性,也導致藝博會對藝術品審美的導向趨于西方化。2014年的“焦點·中國“十分 熱鬧,但是這種熱鬧卻在一定程度上讓人忽視了作品銷售的情況。據王貝莉了解,一些畫廊實際成交并不多,“尤其是繪畫很‘中國‘的,這是從筆觸、品味上的差 異?!睙o論有著怎樣的標簽,若是作品在實質上迎合了美國市場的審美,那銷售就不會有太大問題。

      這樣的說法,就連主打水墨的墨齋畫廊也沒有否認。從名字上就能看出這個畫廊致力于推廣當代水墨作 品,雖然近年來新水墨頗為受到西方博物館的關注,例如2013年年底,在紐約大都會藝術博物館舉行的“水墨藝術:當代中國的過去與現在“,但是非盈利學術 性質的展覽與實際市場需求畢竟有著差異。

      但是雷澄泉卻沒有太多文化差異上的顧慮:“我們畫廊的名字叫墨齋,但是藝術品卻并非給人印象是傳統 的中國水墨。我們還有許多行為藝術與影像藝術,就連著這次帶來軍械庫的作品,也有許多雕塑性?!澳S今年帶來的是鄭重賓全新的繪畫和環境影像裝置作品《運 行中的異化只景》。這位出生于60年代初期的藝術家常年在美國舊金山和上海兩地工作生活,作品融合了中國古典和歐美的抽象主義和極簡主義,也很善于用材料 和技巧表達當代精神。

      一旦作品的外在表現形式被觀眾和藏家接納,那么其中的文化深度就成為了“附加值“。這是雷澄泉不擔 心的原因,“我們選擇的藝術家很好,環境很好,也許歸功于我們功課做得不錯?!?從水墨出發,內核東西兼具,但是表現形式是極為容易被西方市場接納的,這種做法再次在墨齋為香港巴塞爾藝博會選擇的藝術家那里得到印證,1944年出生的 藝術家李華生,早年接受過嚴格的水墨訓練,在后期接觸到西方當代藝術之后,從1998年開始便嘗試突破傳統繪畫到現在的純抽象繪畫,展會上亦能看到這位藝 術家一系列具有代表性的極簡新作。

      畫廊抱怨:這是一種心照不宣的歧視

      在這座世界藝術市場中心城市制造一個存在(Presence), 雷澄泉認為,如果是一家本就在紐約的畫廊,是否要千方百計擠進軍械庫,這倒顯得沒有那么迫切和必要了。

      凱尚畫廊正是這樣的一家紐約畫廊,曼哈頓切爾西愈來愈貴的趨勢下,還能擁有一個臨街的展示空間,但卻參與了許多紐約軍械庫藝術周的“衛星展“,比如Art on Paper(紙上藝術藝博會)以及頗受歡迎的Outsider Art Fair(素人藝博會)。

      那么凱尚是為何要選擇這些規模相對較小的藝博會呢?對此畫廊主伊萊·克萊因(Eli Klein)表示,如何選擇藝博會,畫廊會經過一個非常理性的過程,而他們自己也會了解哪些同行會出現在這些藝博會上,“我們至少想讓藝術家在同一水準上?!?br/>
      立足于紐約,凱尚畫廊以其代理包括劉勃麟、張大力、劉洪波、崔岫聞在內的多名中國知名當代藝術家而備受矚目??巳R因再次強調,畫廊一貫的目標都是增加中國當代藝術在西方學術機構、策展人以及媒體中的曝光率。那么在藝博會的選擇上,就以滿足這一目標為標準。

      在邁阿密,凱尚連續6年都是選擇的Art Miami(藝術邁阿密)這個藝博會,克萊因認為相比參加巴塞爾,Art Miami已經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足夠滿足他們的目標。另外一個藝博會Untitled,有著獨特的策展項目,這個對他們旗下的藝術家也具有非常大的 吸引力。

      相關閱讀:artnet對話——伊萊·克萊因:為什么中國當代藝術值得投資?

      對凱尚而言,而最為特別的選擇,可能是Outsider Art Fair這個選擇。對于畫廊,這個小型而活躍的藝博會,恰恰可以讓他們去用“柔軟的“方式介紹要一些不太知名的“少數派”中國藝術家到紐約藝術圈,更能有 針對性地借此收獲一些賞識這些“少數派“藝術家的藏家。興許是凱尚畫廊對于這個藝博會還略有些“高大上”,克萊因分享了一個這次藝博會期間的小插曲,一向 快人快語的紐約著名藝術評論人杰瑞·索爾茨(Jerry Saltz)在路過他們的展位時評價道,他們的作品對于一個以素人藝博會為標準的藝博會來說,太“完美光鮮“(polished)。

      “事實上,我們選擇的藝術家是符合這個藝博會標準的?!翱巳R因說。

      作為在紐約專注推廣中國當代藝術的畫廊,即使沒有申請軍械庫,克萊因對今年僅一家中國畫廊參展的現 象仍然有話要說:“坦誠地說,我認為這樣的情況本質上可以說是一種歧視?!八J為不僅僅因為中國人口占世界總人口的五分之一,近年來中國當代藝術市場價格 的穩步上漲,國內基礎設施和政策對于藝術產業的支持之大,都讓你無法忽略這樣一個大國的存在。每年只有少于百分之一的比例入選,這樣的事情是對于克萊因而 言是解釋不通的。他自己也看過一過一些文章和報道,有些從不同方面維護軍械庫的這一現象,但是克萊因認為那些論斷和理由沒有太大的說服力,“在全球化的趨 勢下,為了增加跨文化的交流和認識,把中國納入到整個國際當代藝術的討論和呈現中去,是必然的事情?!?br/>
      在采訪中,另外一位資深的畫廊從業者也用了“沙文主義“這樣的詞來形容這樣的排外現象。也許意識到用詞過于激烈,很快她即換了一種表述方式,“但是這樣的現象雖然沒有在明面上,卻是真實存在的?!?br/>
      曾經在國內畫廊工作過的王貝莉認為,這樣長期缺席的現象。一些中國畫廊在被軍械庫拒絕后,除了有香 港可以選擇,還愿意參加歐洲的藝博會。另外,國內一些做得較好的藝博會,例如ART021和西岸藝術設計博覽會水平也跟國際接軌,也足以滿足許多國內畫廊 的需求。尤其是現在中小型藏家群體在上海等城市的壯大,讓不少畫廊也瞄上了一線城市中產階級。這個群體教育程度較高,一些年輕藏家有海外留學背景,也有去 海外藝博會的經歷。加之國內一些年輕的藝術家也認為,“國內賣得足夠好,就不用爭著來美國了吧?!?br/>
      此外,本土藝博會對國外的畫廊吸引力也比較大,一些國際大畫廊借著這些機會,開始在國內推廣國外藝術家,像畫廊巨頭豪瑟·沃斯(Hauser and Wirth)到中國做安尼施·卡普爾(Anish Kapoor),“幾乎是做一個紅一個?!?br/>
      結尾彩蛋:

      3月4日下午,在軍械庫藝博會上一場杰瑞·索爾茨(Jerry Saltz)和軍械庫藝博會總監本杰明·吉諾齊奧(Benjamin Genocchio)的一場精彩對話后,artnet新聞在現場問了他們一個同樣的問題:“怎么看待這次軍械庫只有一個中國畫廊這件事?“

      下面是他們的回答:

      本杰明·吉諾齊奧

      “我希望更多的中國畫廊參與軍械庫。我們今年有超過700多家畫廊申請,甄審委員會只選擇了一家?,F在我來了。我熱愛中國藝術和中國畫廊,我希望明年這個數字明年能夠上升?!?br/>
      本杰明·吉諾齊奧被任命為軍械庫藝博會執行總監

      杰瑞·索爾茨:

      “我不希望看到畫廊從厄瓜多爾或者中國來,僅僅因為他們來自一個‘酷‘的國家,或者有錢的國家。我 只希望在藝博會上看到最好的畫廊而已。我心目中最好的畫廊,不是他們在賣最貴的藝術品,而是他們有最好的視野。如果沒有這一點,那么這個藝博會就是一個不 完整的、不公平的、混蛋的景象?!?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