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近日,一位畫廊老板向記者感嘆:“這兩年特意將畫廊搬到更寬敞的地方,期待接待更多的顧客,卻沒想到平日逛畫廊的人越來越少了?!迸c實體畫廊日漸蕭條相對應的是,時下,藝術品在線交易平臺層出不窮,HiHey、藝高高、藝典商城、藝寶網……難道藝術電商搶了傳統畫廊的飯碗?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畫廊并不擔心被藝術電商搶去飯碗,藝術電商與傳統畫廊眼下正鉚足勁“偷師”對方,甚至有著深度融合的聯姻跡象。而它們彼此的線上與線下業務卻又有著日益明晰的分工,線上專司大眾化藝術品交易,格外講究眼見為憑以及情感體驗的高端藝術品交易則交給線下。值得一提的是,畫廊扮演的伯樂角色正在日益凸顯,業內人士表示,發現有潛質的藝術家,花上5年至10年幫助簽約代理的藝術家們成長,畫廊的市場培育功能需要加強。
電商與畫廊,不必割裂對立
在業內人士看來,藝術電商對傳統畫廊業已經構成了一定的沖擊。隨時隨地交易的便利,交易成本的降低,交易群體的擴大,價格的透明化等等,都是互聯網顯而易見的優勢。不過,將電商與畫廊割裂對立卻大可不必。
“從在線推廣到自己運營藝術新媒體,再到搭建完整的平臺,不同畫廊與互聯網的融合層次可能有所不同,但畫廊觸網一定是大勢所趨?!敝袊幕芾韰f會藝術品市場管理委員會理事馬健告訴記者。
如今人們看到,借助公眾號等自媒體進行品牌推廣的畫廊越來越多;一些畫廊新辟網絡“分店”,將部分作品明碼標價,以圖片、文字等內容豐富藝術品信息,以便買家全方位了解。記者也從上?;ヂ摼W藝術平臺“藝成交”了解到,目前與其合作的畫廊有10多家。他們選擇放在互聯網藝術平臺上售賣的幾乎都是相對大眾化的藝術品,價位在3萬元以下。主動觸網,或將改變傳統畫廊業面臨的“等客上門”困境,為畫廊業轉型謀得一條新的發展路徑。
在傳統畫廊借力互聯網的同時,藝術電商其實也盯上了實體業態。HiHey已經在廣州、無錫、上海、南京和北京開辦了5家畫廊,向當地藝術愛好者和買家展示其簽約出售的藝術品,未來幾年還計劃在全國二三線城市開辦100家連鎖畫廊。也有藝術電商向記者透露,未來打算為受歡迎的藝術家舉辦展覽,讓公眾在線下領略藝術品的風采。有專家認為,這些恰恰說明實體畫廊業不是明日黃花,其生命力不容忽視。
線上與線下,分工日益明晰
互聯網時代講究市場細分,無論互聯網與畫廊打得如何火熱,線上線下這兩種渠道卻各自奔往更為專門化的方向。
用以獲得更廣闊用戶群體的藝術普及、推廣宣傳,不妨交給線上。搭建網絡平臺,廣邀藝術家、藏家、藝術評論家、藝術品大眾愛好者、專業機構免費入駐,大大降低了“藝術生態圈”的交流成本。平價、大眾化的藝術品交易,同樣是線上的專長。有統計表明,數百元至兩萬元的藝術作品最容易在線上成交,這個價位對于一般的藝術愛好者來說并非遙不可及,或將引領“全民藝術消費時代”。
“藝術品收藏不同于一般消費,越是高端的藝術品,藏家越是有著眼見為憑以及情感體驗的需求?!饼堥T雅集畫廊主持人李亞俐坦言,凡是互聯網不能取代的部分,都是實體畫廊可以突破與加強的。比如對于藝術家的培育是不是可以更耐心一些?!八囆g品交易以外,畫廊其實還扮演著超前引導的角色,需要以獨到的眼光發現有潛質的藝術家,花上5年10年幫助簽約代理的藝術家們成長,為其作品策劃展覽,樹立學術聲譽。這樣的學術梳理、研究,畫廊完全可以做得再細致一些?!庇秩鐚τ诓丶业姆帐遣皇强梢愿诵曰恍??!懊鎸γ娼涣鞯恼鎸嵏形S多藏家。畫廊在向藏家介紹藝術家背景、性格、創作線索,告訴他們如何理解作品,以及分享個人對市場的見地等諸多方面,都可以逐漸建立起藏家對于畫廊的吸引力及信心?!崩顏喞J為實體畫廊在深挖掘方面既有優勢還有不少提升空間。
“藝成交”藝術總監吳楨表示,藝術不能盲目向前沖,它是需要回頭看、需要時間反思的。當時的藝術對人們產生了什么樣的影響,很多時候非得過一段時間才能明了?!八囆g品的價值體現在文化的積淀、傳承上,藝術市場的發展是不是可以把腳步放得慢一些?”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