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4月25日電 (李姝徵 王治國)四川青神竹編,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多年前,青神竹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某以一組火花圖畫為底本,創作了竹編作品“百帝圖”。24年后,也就是2015年,中國《一百帝王圖》作者、著名畫家盧延光以竹編產品“百帝圖”侵犯其著作權為由,向上海市浦東新區人民法院起訴,索賠300萬元。
記者25日獲悉,近日,浦東法院一審判決2被告共同賠償25萬元并聲明道歉。
著名畫家起訴索賠300萬
盧延光,廣東開平人,中國著名畫家。上世紀80年代末,他創作出版了中國《一百帝王圖》美術作品。
2015年,盧延光發現,四川青神竹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陳某在未經許可、未支付報酬的情況下,在竹編產品“百帝圖”上裁切使用了《一百帝王圖》中的98個帝王圖像;且第一件“百帝圖”竹編產品以4.8萬美金出售,后每件以人民幣48萬元出售。陳某創辦的竹旅公司在網上銷售該竹編作品,庫存顯示1000幅。陳某的女兒在上海博界公司的網站上開網店,上傳“百帝圖”竹編產品圖案并銷售。
盧延光因此起訴,請求判令陳某、竹旅公司停止侵權、在報刊上賠禮道歉,賠償300萬元。
被告稱涉案侵權竹編系依據火花制作
被告陳某及竹旅公司聲稱,當年自己是在街頭地攤上發現“百帝圖”火花并以人民幣2.5元買下,后請人用畫筆放大后作為參考,再結合以前畫家畫的帝王像,編織了“百帝圖”。1998年至1991年間,僅編織過5幅竹編作品“百帝圖”,其中一幅于1991年在臺灣參展期間被一商人以4800美元收藏,媒體報道的4.8萬美元屬于不實消息。另外4副作品均被贈送或收藏,沒有商業盈利行為。
兩被告認為,在編織“百帝圖”時從未見過原告的作品,且當時我國的著作權法還沒有頒布,在著作權法實施前的行為,不應認定為侵權。另外,從1991年到原告起訴已經超過24年,不僅超過了2年的訴訟時效,也已經超過民法通則規定的最長20年的訴訟時效。因此請求法院駁回原告訴求。
法院審理時發現,被告編著的一本書中,恰好有百帝圖竹編產品創作經過的回憶。其中寫到,陳某在成都樂山的地攤上看到成都火柴廠的火花“中國百帝”,于是花了2.5元買下,又請專學工筆畫的年輕人張亞西放大,并以此為參考,于1990年12月編織完成竹編作品“百帝圖”。1990年夏天在臺灣參加展覽時,這幅作品被一名美國商人以4.8萬美金買下。
法院酌情判賠25萬元
本案合議庭認為,被告陳某在1990年底前完成竹編產品“百帝圖”,但原告盧延光于2015年才發現涉案侵權行為并起訴,且侵權行為在原告起訴時仍在持續,根據法律相關規定,沒有超過2年的訴訟時效。
經過比對法院認定,竹編產品“百帝圖”中有91個帝王像與原告的相應作品構成實質性相似。原告創作“百帝圖”的時間既早于陳某,也早于成都火柴廠的火花圖;且原告的作品系公開出版發行,在沒有其它證據的情況下,可以認定陳某接觸了原告的作品,兩被告侵犯了原告著作權的各項權利。
原告是我國著名畫家,美術作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市場價格;被侵權的帝王像多達91個,且被告銷售到美國的竹編產品高達4.8萬美元。而被告陳某是青神竹編工藝代表性傳承人,涉案竹編產品的利潤并不完全由產品上的帝王像產生。在原告的損失和被告的獲利均無法計算的情況下,法院依據《著作權法》第四十九條關于法定賠償的規定,綜合考慮上述因素,判決兩名被告共同賠償25萬元,立即停止侵權,并在報紙上刊登聲明道歉。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