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文物南京展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4-24
    南京4月24日電 (記者 朱曉穎)800年前福建南宋古沉船“華光礁I號”特展24日在南京博物院開展。百余件文物粗略勾勒出古沉船“真面目”。
      南京博物院副院長王奇志介紹說,“華光礁I號”沉船遺址的水下考古發掘,是中國第一次大規模遠海水下考古,“出水”了沉船和近萬件陶瓷器物。這些珍貴文物和南海眾多沉船遺物,是沿“海上絲綢之路”線狀分布的遺珍,是古代中國海外貿易的見證。
      即便曾“深躺”海下,這些文物至今仍“光彩照人”。在淡淡燈光下,古船載有的青釉花卉紋碗紋路走向清晰,折射出青釉特有的油質光感。展出的罐碟類保存十分完好。
      “華光礁I號”南宋沉船遺址,位于海南省西沙群島華光礁環礁內側,1996年由漁民偶然發現。經過數輪水下考古調查、水下發掘,這艘古商船“重見天日”。
      當日,海南省博物館館長、海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丘剛在南京描繪“華光礁I號”的“樣貌”:長20米,載重60噸至120噸,用松木、杉木、樟木制成,船側板和殼板有5層至6層。風帆高漲,船行八面風。
      他介紹說,船上的文物,數量較多的是瓷器,其來源地有江西景德鎮,有福建地方窯口;從種類看,有生活用的碗、碟、盤、壺,有文房用的筆洗,還有女人用的粉盒。這些文物大小相套,包裝成摞,堆積在船艙中。
      丘剛說,據考證,“華光礁Ⅰ號”當時是從福建泉州港出發,船貨均為南宋外銷瓷,最終在西沙群島沉沒。這意味著,沉船行駛在向西的“海上絲綢之路”航線上,前往東南亞甚至更遠的地方。
      專家認為,“華光礁1號”古沉船遺址及出土文物,記載著古代中國與周邊國家友好往來的歷史,標志著中國人開創了“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先河,促進了世界文明的發展。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