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6年的中國藝術界是新舊潮流共存的一年,一方面當下大熱的電商、數字化正慢慢顯山露水;另一方面,近幾年不斷刺激國人熱情的西方經典大師作品仍將成為貫穿一年的熱點。在經濟形勢不算太好的大環境下,曾經浮躁的藝術市場也逐漸趨于冷靜。著名策展人、收藏家、《藝術時代》及《藝術銀行》創刊人蘇晏女士認為:“相比過去的泡沫年代,當代藝術在這兩年的處境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藝術市場趨向歸于平靜,只有回歸到理性狀態,才是正常的狀態?!?br/>
2016年的中國藝術界是新舊潮流共存的一年,一方面當下大熱的電商、數字化正慢慢顯山露水;另一方面,近幾年不斷刺激國人熱情的西方經典大師作品仍將成為貫穿一年的熱點。
在經濟形勢不算太好的大環境下,曾經浮躁的藝術市場也逐漸趨于冷靜。著名策展人、收藏家、《藝術時代》及《藝術銀行》創刊人蘇晏女士認為:“相比過去的泡沫年代,當代藝術在這兩年的處境已經發生了很多變化,藝術市場趨向歸于平靜,只有回歸到理性狀態,才是正常的狀態?!?br/>
西方大師再度來襲
去年點燃中國藝術展場的西方經典大師熱將在今年續燃。在經歷過薩爾瓦多.達利的雕塑、巴勃羅.畢加索的版畫,和克勞德.莫奈的印象派畫作后,今年中國的藝術館將迎來西方經典大師賈科梅蒂、費爾南多·博特羅等人的展覽。相比畢加索、莫奈等人的如雷貫耳,賈科梅蒂和雖然在西方藝術史上的地位同樣卓然,卻更少被中國大眾所知。這些國內知名度較小的大師作品,將成為今年中國一流藝術館的一大看點。
去年蘇富比紐約秋拍上,畢加索、梵高皆有作品被中國藏家競得。最轟動的莫過于大收藏家、龍美術館創始人劉益謙以超過1.7億美元拍下經典大師莫迪利安尼所作《側臥的裸女》。相比畢加索、梵高、莫奈這些如雷貫耳的名字,莫迪利安尼在大眾中知名度低了許多。這似乎暗示著一個趨勢:無論是中國收藏家還是觀眾,對深入了解西方經典藝術大師抱有不同于以往的熱情。
1月21日《博特羅在中國——費爾南多·博特羅作品展》從北京移師上海的中華藝術宮,呈現當代大師費爾南多·博特羅的84幅油畫和44幅素描,包括北京站尚未展出的三幅“圣者”系列油畫新作和30件新增的素描作品。
3月22日,余德耀美術館將為同樣在公眾中知名度較低的阿爾貝托·賈科梅蒂推出回顧展。賈科梅蒂是20世紀最具代表性的雕塑家之一,他的作品近十年多次創造世界拍賣最高紀錄。此次在上海舉辦的回顧展將呈現賈科梅蒂基金會的約250件作品,全面回顧藝術家跨越半世紀的藝術生涯,其中包括最具標志性的《行走的人》等作品,用賈科梅蒂所創作的如同火柴人一般細長、嶙峋的雕塑來闡釋藝術家從早年創作,歷經立體主義、超現實主義到1960年代等不同創作階段。
藝術品電商集體“發電”
從互聯網在中國普及以來,電商就成為大勢所趨,如今藝術圈也抵擋不住這股潮流,紛紛在線上藝術品交易市場發力。
截止到去年年底,中國已有2000多家線上藝術品交易平臺,主要分為四類:主打線上拍賣的微拍;虛擬網上畫廊或實體畫廊網店;收集作品并售賣以賺取傭金的網上商城;為交易雙方提供信息,不直接參與交易,只收取管理費的網上信息流。
以最近上線的墻藝術(Wallart) APP為例。這一電商平臺上線三個月以來,APP下載量突破4萬,注冊用戶達2萬人,平臺成交額已達一千多萬元,1千位藝術家和設計師作品上線,主打2萬到5萬人民幣的青年藝術家作品。線上藝術品交易平臺缺乏深厚的藏家與藝術家資源,撬動并培養年輕收藏家是當下的發展之道。
“未來在藝術品交易的電商平臺上,還是年輕人為消費主力?!盬allart APP創始人蘇晏在接受采訪時指出,“年輕人購買藝術品是一個越來越普遍的現象,消費理念與上一代人完全不同。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他們對精神與個性彰顯的需求會越來越多。買藝術品不但可以欣賞或裝飾,還具有投資和升值的價值。我們處于一個互聯網時代,人們的藝術視野變得開放,審美也越來越與國際化接軌,藝術品可以滿足人們精神方面的需求,成為新一代的生活方式?!?br/>
但同時這種發展策略也成為一個悖論,年輕藏家被培養起來后,逐漸被更高層次的藝術作品所吸引,開始追求更好的交易體驗。于是畫廊又成為年輕藏家的下一個目標。
就連以傳統和經典著稱的故宮博物院、國家博物院等機構也先后開始通過電商與年青一代接軌。故宮博物院在淘寶開設網店以來,受到網友熱捧,朝珠耳機、雍正的“朕就是這樣漢子”題字折扇等大受歡迎。通過這些成功的網絡營銷,故宮博物院在年輕人之間擁有了更多受眾。2015年上半年,故宮文創產品的銷售額便已達到7億元?!肮蕦m淘寶”負責人參加淘寶舉辦的“”年貨節“活動時表示:“故宮淘寶一直在做的事情就是通過對故宮文化年輕化、潮流化的解讀,推出充滿傳統宮廷意味和節慶感的周邊在電商平臺上出售?!?br/>
今年一月,中國國家博物館天貓旗艦店也正式上線,進行“互聯網+博物館”的融合探索,力圖成為下一個“故宮淘寶”。
電商平臺為故宮博物院提供了更多可能。春節前,淘寶眾籌聯合“故宮淘寶”發起非遺眾籌項目。這一項目由“故宮淘寶”設計師團隊設計方案,高密剪紙、朱仙鎮木版年畫等非遺傳承人制作操刀。從1月22日到26日,5個非遺眾籌項目已籌集到35萬元,參與人數超過萬人?!肮蕦m淘寶”負責人認為這種成功是故宮與淘寶兩者共同努力的結果:“故宮淘寶利用其文創領域的設計優勢,而淘寶在整合產品后端供應鏈及產品銷售整合資源方面提供幫助?!?br/>
美術館數字化
去年年初時,《21世紀經濟報道》預瞻指出“國際美術館的數字化潮流”,今年這股“數字化”之風已然掛到了國內。在流量為王的年代,文章瀏覽量和觀展人流量的數字都變得無比重要。
美術館們熱情積極地經營微信公眾號、微博賬號等一切能在人群中快速傳播的社交平臺。不需要你去找尋,美術館的微信公眾號會自動向你推送最新的展覽,將作品與亮點一一介紹,甚至會運用一點營銷策略,用送票、送紀念品等方式帶動人群發散展覽信息,調動觀眾參與積極性。
除開打破信息壟斷,美術館數字化還有更迫在眉睫的需求。隨著人們生活條件的提升,美術館的社會功用得到更多重視。但空間、地域帶來的局限性,讓美術館的教育作用不能得到最大程度的發揮。而數字化美術館可以將藝術品進行數字圖像化、3D化,并在三維虛擬美術館中展示。成為實體美術館的重要補充和延伸。
即使搭建了完整的數字美術館,如何讓它更吸引人同樣是個問題。故宮推出的《韓熙載夜宴圖》APP無疑是最好的模板。這幅傳世名畫通過數字交互的形式被還原,細致的解讀、精致的畫面、優美的音樂,加上真人情景再現。一款蘋果App Store2015最佳App就做成了。故宮博物院新媒體開發團隊負責人于壯看來:“不管有多么好的詮釋,欣賞還是基本需求?!?br/>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