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國家藝術基金資助青年 老藝術家擔綱傳承"守門人"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3-16
    濟南3月15日電 (曾潔)“什么是戲?都看在這一顰一笑上!”滿頭白發的楊瑞清邊說戲邊示范站在青年演員中間格外顯眼。耄耋之年的4位呂劇老藝術家15日在山東省呂劇院為來自中國各地的青年呂劇人才培訓《姊妹易嫁》,從唱詞、念白到動作、眼神都為晚輩仔細把關。
      當天清晨,山東省呂劇院排練廳李岱江、錢玉玲、楊瑞清、劉艷芳等老藝術家作為最特殊的“觀眾”,“挑剔”地看著7組青年演員依次表演呂劇《姊妹易嫁》選段,并不時低頭做著記錄?!笆謩莶粚?,站位不對”,曾在《姊妹易嫁》中飾演素花的錢玉玲指著自己的筆記說,細節決定成敗,一招一式都不能囫圇吞棗。
      呂劇是中國八大戲曲劇種之一,流行于山東、江蘇、安徽等多地,如今在這些地方仍然有著廣泛的觀眾群。山東省呂劇院副院長焦黎告訴記者,當天到場指導的老藝術家都是呂劇《姊妹易嫁》1962年首演的原班人馬,正是各位老藝術家的精湛表演把這部戲變成了呂劇經典。本次培訓主要是為了實現唱詞、念白等各個方面的規范化傳承,老藝術家們就是藝術規范化傳承最好的“守門人”。
      戲劇傳承需要老藝術家做好“守門人”,曾在《姊妹易嫁》中飾演毛紀的李岱江也認為,老藝術家應該為戲劇傳承把關,把握藝術精髓,防止傳統劇目失去原汁原味。
      中國戲劇家協會副主席季國平在“呂劇《姊妹易嫁》青年表演人才培訓班”開班儀式上表示,“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有助于傳統戲曲的傳承發展,經典劇目復排和青年人才培養相結合,帶動了傳統戲曲的持續發展。
      記者在采訪中了解到,“國家藝術基金2015年度藝術人才培養資助項目”包含99項,除呂劇《姊妹易嫁》外,陜西省戲曲研究院的“眉戶戲《遲開的玫瑰》青年表演人才培養”、福建省安溪縣高甲戲劇團的“高甲戲《鳳冠夢》表演人才培養”、成都市川劇研究院的“川劇《白蛇傳》表演人才培養”等也在資助名單上。
      中國國家藝術基金由國家設立,旨在繁榮藝術創作、打造和推廣原創精品力作、培養藝術創作人才、推進藝術事業發展,資金主要來自中國中央財政撥款和依法接受的國內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捐贈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