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文化部新規望治理藝術品市場三假 解決鑒定難問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3-07



    近年來,我國藝術品行業發展迅速,藝術品產業和市場日趨成熟,正在發生著深刻的變化。然而,一些普遍存在的問題成為收藏愛好者的心頭之痛:假貨泛濫,陷 阱重重,事后無處問責,種種問題阻礙著藝術品市場的健康發展。2月初,文化部公布新修訂的《藝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簡稱《辦法》),致力于保護消費者權 益,規范藝術品市場秩序,也為促進產業健康持續發展翻開了新的一頁。未來,藝術品市場會發生哪些新變化?藝術品行業發展的持續動力在何處?

      1。低谷徘徊,巨大市場潛力有待釋放

      數據:據文化部文化市場司發布的數據,2009年至2014年,我國藝術品市場交易總額分別為1201億元、1694億元、2108億元、 1784億元、2003億元和2137億元,雖有波動,但整體呈上升趨勢。然而,2015年我國藝術品交易開始“遇冷”。中國拍賣行業協會、雅昌藝術市場 監測中心等機構發布的藝術品拍賣數據顯示,2015年我國藝術品拍賣量、成交量同比均有較大幅度下降。

      在我國經濟轉型期,中國藝術品市 場的需求結構也發生了變化。在不少專家看來,盡管近兩年藝術品市場處在低谷階段,但我國的藝術品市場還蘊含著很大發展潛力尚未釋放。隨著人們經濟能力的提 高,文化消費品位的提升,普通民眾的文化消費需求被激發,長久來看,普通民眾投資者才是文藝品市場的消費主體。潛在需求與市場現狀之間的巨大差異,主要源 于產業鏈發展滯后。

      “整個藝術品的來源系統、追溯系統的缺失,實際上是把我國老百姓藝術品消費投資的積極性打壓了?!敝袊沁z戰略發展聯盟秘書長華慶指出,我國藝術品市場發展時間短,市場機制正在逐步發展成型的過程中,而過去不完善、不規范的交易機制抑制了藝術品消費,也阻礙了產業的發展。

      與此同時,藝術品網絡化、金融化趨勢日益凸顯。通過網絡參與藝術品競拍的情況越來越多,直播競拍、限時競拍等交易模式不斷涌現;藝術品網絡化將全球作為 市場,擴大了藝術品的有效供給和需求;藝術品與金融相結合的商業模式也在不斷探索中,未來金融服務將成為藝術品市場發展的推動器和加速器。

      中國藝術產業研究院副院長西沐指出,藝術金融的基本發展動力來自巨大的需求拉動、藝術品市場快速發展的推動以及藝術金融產業系統內在動力的驅動。當前, 中國藝術品市場對藝術金融發展的依存度越來越高,中國藝術品市場經過了30多年的發展,并未有效解決藝術品市場中的誠信機制、定價機制與退出機制不完善等 重大頑疾,中國藝術品市場在發展過程中,尋找新的發展動力的訴求越來越明顯,藝術金融的發展成為中國藝術品市場發展的一個重要機遇。

      2004年修訂了《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然而有些領域的監管仍處于“真空”狀態,貨源不足、藝術品及藝術家資質造假等問題也不斷侵害著藝術品市場生態以 及創作者、經營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因此,新修訂的《辦法》調整了監管范圍,對藝術品市場實行全方位內容監管,將網絡藝術品、投融資標的物藝術品、鑒定 評估等納入監管領域。

      2。真假難辨,建立登記管理機制是關鍵

      現狀:近年來,藝術 品市場亂象層出不窮。拍賣公司良莠不齊;無拍賣許可資質的“冒牌”機構和企業進行不法經營;有機構打著替消費者維權的幌子,收取維權費用;不具備網絡拍賣 資質的電商依然在行藝術品拍賣之實;制假售假、虛假鑒定、虛高評估、交易不透明、不規范等問題成了普遍現象;從假畫繪制、工藝品仿制到銷售渠道甚至形成了 “造假產業鏈”。

      在監管缺失和利益的驅使下,行業經營者和企業機構形成并遵循著固有的“行規”,以制假、販假、假拍為標志的“三假”問題愈演愈烈。誠信的缺失,傳承的斷裂,讓沒有專業鑒別能力的普通消費者難辨一件藝術品的真假,這成為新的消費者進入市場最大的障礙。

      “藝術品無法追溯來源, 為假貨泛濫留下了滋生的空間?!敝袊沁z備案中心專家委員會主任徐一墨指出,由于我國歷史悠久,藝術家作品的記載缺失,于是假貨和真品混雜,辨真偽成為最 普遍問題。而某些發達國家記錄系統完善,藝術品歷史痕跡可以查詢,使收藏愛好者主要考慮個人愛好和經濟能力,而不必花大量成本在真假辨別上。

      文化部文化市場司副司長馬峰指出,此次國家出臺的《辦法》與過去《美術品經營管理辦法》相比,有許多新提出的制度,如明示擔保制度,要求經營者明示藝術 品作者、年代、尺寸、材料、價格等信息,以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促進公平透明交易;盡職調查制度,藝術品經營者有責任應買受人要求,對所經營的藝術品的真 實性提供合法來源的證明。

      按《辦法》規定,藝術品經營單位不得向消費者隱瞞藝術品來源,或者在藝術品說明中隱瞞重要事項,誤導消費者;不得偽造、變造藝術品來源證明、藝術品鑒定評估文件以及其他交易憑證;不得以非法集資為目的或者以非法傳銷為手段進行經營;未經批準,不得將藝術品權益拆分為均等份額公開發行,以集中競價、做市商等集中交易方式進行交易。

      徐一墨指出,《辦法》為以后持續完善藝術品登記體系、建立痕跡管理機制拉開了序幕。按照要求,對于藝術家已故、來源不 明的藝術品,采取“誰賣誰負責”的原則;對于在世藝術家的作品,藝術家要承擔為其配備“身份證明”的責任。這樣就讓每一件藝術品的來龍去脈都“有跡可 循”,讓制假售假的亂象無處遁形。同時,也會有更多第三方平臺加入這一體系,通過登記、備案共同建立藝術品追溯系統,從而正本清源,促進藝術品市場健康有 序發展。

      3。前景向好,持續發展仍需多方合力

      困難:新規的出臺對于多年來行業已形成的“規則”將帶來一場震動,在實施的過程中必然會有問題存在?!叭缭谝研纬傻氖袌鼋灰讬C制和經營習慣中,有些從業者可能不愿讓某些藝術家的作品公開化,會對新規產生一些抵觸;如對已有的藝術品進行‘來源認證’會存在困難。因此還需要一段時間的努力,讓官方和運營機構在不斷磨合與適應中尋求更好的解決之道?!比A慶指出。

      對于《辦法》的出臺,西沐表示,這說明了中國藝術品市場的管理與監管進入了一個新的時期,表明黨與政府在關注藝術品經營狀況及問題,關心藝術品市場的發 展。同時,他也指出,《辦法》只是一個以藝術品為中心的針對藝術品經營的管理辦法,離對藝術品市場系統性、體系性管理還有很大的距離。

      那么,新修訂的《辦法》在執行與具體實施過程中是否會遇到困難?

      《辦法》對于經營有違規內容藝術品的行為加大處罰力度。不過,有業內人士也對《辦法》中對于違規的處罰、罰款是否能執行提出了質疑。由于藝術品行業目前尚無國家級的市場監管部門,文化相關部門的權屬有限,難以直接“執法”。

      據文化部官方透露,目前國家正在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立藝術品市場信用監管制度,強化市場主體責任,擴大社會監督,提高監管效能,凈化市場環境。在實際監管中,文化市場綜合執法機構通過委托授權肩負著藝術品市場執法與監管的任務。

      專家分析稱,下一步需要進一步制定實施細則,如去哪里備案,執行依據要明確到什么程度以及如何具體執法等。同時,經營機構在藝術品鑒定和權屬明確方面需要積極探索,共同維護規范化健康發展的市場環境。

      徐一墨指出,藝術品既是人類歷史文化某個切面的承載體,也屬于具有投資價值的資產。從1980年到2010年,我國房地產增值300倍,藝術品增值近 10000倍;從2000年到2010年,房地產增值約6倍,而藝術品價值增長近25倍。到目前,藝術品仍是一個藍海市場,大量的中高收入人群處在對藝術 品感興趣但還沒有入場的階段。目前來看,還缺少一個更廣泛的、具有公信力的交易平臺,藝術品仍局限于點對點的交易。今后隨著人們收藏習慣和審美素養的逐漸 養成,要找到滿足市場個性化和定制化需求的模式,充分釋放消費市場潛力。

      隨著中國藝術品市場的迅猛發展,越來越多的金融資本進入藝術品 產業。然而就藝術品產業的發展而言,目前還存在藝術品金融鏈條沒有形成的問題。華慶表示,歐美的藝術品抵押、藝術品銀行、藝術品保險,包括藝術品擔保和藝 術品融資租賃等針對藝術品的金融服務產業,在中國基本是完全缺失的。藝術品鑒定難成了整個行業的一大“痛點”,這成為后端金融服務缺失的最主要的原因。

      “藝術品直接金融化對接的前提是稅收制度的完善?!毙煲荒赋?,當前藝術品私下交易太過普遍,偷稅漏稅嚴重,許多經營者和企業機構為了保持競爭力被迫遵 守這樣的“潛規則”,這與目前藝術品的稅率設置和稅收機制不合理有關,按照奢侈品的稅率來執行的過高的稅率催生了這類現象,而這又導致了行業與金融機構融 資的障礙。

      “中國藝術品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很好,但需要所有藝術品行業從業人員的自律?!比A慶說。西沐則表示,藝術品經營過程中的拍賣 流程、交易平臺的管理,目前僅靠這個《辦法》還很難涉及,更難統一起來。因此還需要更多與藝術品相關的行業主管部門的協同工作,共同促進整個藝術品市場健 康有序發展,這就更依賴和需要更高層面的立法工作。

      鏈接

      《藝術品市場經營管理辦法》提出五項新制度

      《藝術品市場經營管理辦法》提出建立五個新制度,以促進公開透明交易,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

      一是明示擔保制度。要求經營者明示藝術品作者、年代、尺寸、材料、價格等信息,有利于保障消費者的知情權,促進公平透明交易?!断M者權益保護法》第八條也規定,消費者享有知悉其購買、使用的商品或者接受的服務的真實情況的權利。

      二是盡職調查制度。藝術品消費者并非都是具有鑒別、鑒定能力的專業人士,因此經營者有責任應買受人要求,提供藝術品真實性證明。一些發達國家對盡職調查也有明確規定。

      三是明確鑒定評估責任與義務。藝術品鑒定評估領域一直存在問題,明確鑒定評估責任與義務,有利于規范鑒定評估行為,維護市場公平競爭。

      四是信用監管制度。目前國家正在構建以信用監管為核心的事中事后監管體系,建立藝術品市場信用監管制度,有利于強化市場主體責任,擴大社會監督,提高監管效能,凈化市場環境。

      五是專家委員會制度。對藝術品內容的認定具有較強專業性,建立專家委員會制度可以為政府管理部門執法及藝術品進出口內容審查提供專家的專業意見。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