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國強:說說藝術怎么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3-04]
中國當代藝術水平究竟如何?卡塔爾博物館管理局委托蔡國強作為策展人策劃的展覽“藝術怎么樣?來自中國的當代藝術”,將于3月14日在多哈阿爾里瓦克展覽館開幕,展示15位/組中國大陸出生的在世藝術家作品。展覽外,蔡國強主編同名書籍并撰文《說說藝術怎么樣》,多角度直率地暢談當代藝術家包括他本人面臨的挑戰。蔡國強以如此篇幅,集中闡述對藝術的看法,似乎還是第一次,全文將刊發于3月2日出版的《東方早報·藝術評論》。
藝術家其實可以悶著不說,就做讓人想不通的東西。但我自己是喜歡說的人。既然藝術上主張跟大眾對話,怎么可能不說話。我跟大眾說,和藝術界大家說,其實是邊說邊想,自己找話說,有些并沒想通。不少是我平時在工作室說、也跟媒體說的,說別人也是說自己。有些可能是聽人說,有些是不太應該說,竟然還寫出來。反正我也不是正經策展人或評論家,更不是領導。藝術家嘛,不太負責任地隨便說說又怎么樣,說藝術、藝術家,說做作品、說展覽。因為展覽主題說的是創造力,也比較針對中國,討論起來未免令人感到過時、說教,也不酷……
說藝術
八五運動時期的藝術家,包括我,還是比較帶有理想主義色彩,到今天也還有。多多少少幻想自己的藝術能給中國社會和文化帶來開放自由,能在藝術史上有貢獻。面對社會問題,總想到或許藝術能改變它。
這跟1990年代前后有些不一樣,藝術家普遍放棄理想,但用“卡哇伊”(日語“可愛”)面對民族命運。
卡哇伊的發展可以追溯到受中國明代年畫影響的日本浮世繪,包括春宮畫,再到后來的卡哇伊日本動畫片,甚至動畫風AV片。戰爭的故事以卡哇伊風格表現,容易創作,也易被接受。日本動畫片里,戰爭的苦難、殺戮、責任和反省,可以用卡哇伊回避和模糊。2000年后,卡哇伊又以現代藝術的形式銷向世界。一個民族不可能在戰敗后不說自己的文化和歷史,可怎么說呢,說起來都要面對那些沉重,也難以辯解,這應該就是日本動畫和漫畫蓬勃發展的一個重要背景。據說正是戰后許多軍工科技人員的改行,打造了日本禮花彈的嶄新時代:不能造武器,都做煙花去。美麗和可愛造就了時代的文化市場繁榮,玩笑了歷史和今天。
中國當代藝術里也有卡哇伊?!拔幕蟾锩钡臑碾y被涂畫成卡哇伊;工農兵被卡哇伊,帶著西方時尚的商標……1990年代以后,卡哇伊更厲害。這些也就是所謂的中國政治波普。
中國藝術里的卡哇伊風可謂成功。收藏家喜歡卡哇伊藝術,這樣的富貴階層很多人沒有太大的政治斗志和目標。作品賣天價,因為卡哇伊好玩,這個時代人們不愿收藏沉重和尖銳,艷俗更適合奢華的家庭。政治波普被容忍,因為畢竟是無關痛癢的小資產階級東西。中國波普的成功,也是世界普遍欣賞卡哇伊文化的反映。
人們著急享受經濟發展帶來的好處,財富積累、生活改善,個人欲望擴大。但是個人財富積累還要帶動個人靈魂的解放,否則只是享樂,進而唯利是圖。個人靈魂的解放會促進社會的開放和政治改革進程。一般來說,藝術有更多自由,藝術家、作品應該會更好??墒?,這個世界有些自由的國家,為什么它們很少有當代藝術?這說明好藝術家的產生,還有藝術與社會的關系,本身不是那么簡單。
波普風在蘇聯也出現過。列寧、斯大林形象都成了卡哇伊,海軍戰士的淚水閃爍著寶石和鮮花。偶爾聽到這樣的議論,總是令人難過和諷刺:蘇聯社會主義制度沒了,西方人對俄羅斯藝術家失去興趣;藝術家和社會,包括曾關注它的西方人都好像失去坐標。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