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文化資訊

    評論:文化也要從供給側發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2-18
    “票房屢破紀錄、文化+旅游成時尚、博物館前排起長隊……”《人民日報》2月15日的報道,用“超乎想象”這個詞,來描述春節期間全國各地呈現出的文化需求之旺盛。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春節才有的社會景象,也不是新鮮出現的文化景象。公共文化場所越來越多地成為人們的假日和閑暇的選擇,已經是一個非常明顯和強烈的趨勢。哪怕是春節這樣舉家團圓的傳統節日,離開酒桌、走出家門的文化生活選擇,更會讓整個社會意識到在文化需求爆發性增長的同時,我們的文化產品和生產能力還存在怎樣的落差。
      我們在哪里看到了“超乎想象”的文化需求?從多家媒體的報道來看,還是依然集中在電影院、廟會、博物館、科技館這些地方,高度的集中、高度的趨同,再次凸顯人們文化生活的選擇上還不夠豐富,去處還不夠多,內容還相對單一。
      如果我們現在還把文化生活理解為有電影看看、有民俗逛逛,那就未免這么簡單。一個城市,是以幾十年不變的老規矩買書賣書,還是有24小時不打烊的書店,更讓人溫暖流連?同樣是圖書館、博物館,是大家都擠到一個地方去人滿為患,還是在家門口、在市井街巷中就能撞入眼簾、觸手可及,更讓人心生向往?看看很多人出國時的觀察和感慨,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
      看到文化需求這個風向標,提醒我們文化生產同樣也有供給側的問題。這不是給老問題硬生生插上一個“流行詞”,而是我們需要充分意識到,需要從供給側發力的,不單單是奶粉、馬桶蓋、電飯煲這樣的東西。如果站在家門口,人們還是不得不忍受在廟會、在博物館去排長隊、“擠破頭”,這就不是充足、也算不上優質的文化產品供給。邁向中高端,精品文化的生產和供給,或許更加無形而漫長,但是這并不意味著它不重要、不緊迫。相反的,如果我們的文化生產不能像蘋果手機那樣創造、引領新的需求,人們也無法一直停留在“老三樣”而不心生厭倦,讓整個社會的文化生活樣態和品質原地踏步。
      恩格斯說過:文化上的每一個進步,都是邁向自由的一步。擁有怎樣的文化生活、文化品質,不僅決定了個人的幸福指數,也影響著一座城市、一個地方、一個國家的發展水準。從這個角度上說,社會的文化需求越是超乎想象,我們越不能滿足于電影院、廟會賺得盆滿缽滿,而不去正視需求背后呈現的問題?!捌焚|為王”,擴大中高端供給,這是中國文化向上突破的瓶頸所在,也是滿足文化需求,促進文化發展的不二法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