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方媒體習慣將2014年全球藝術品市場稱之為“健康和活躍的市場”。而到了2015年,則開啟了一個平凡中又不平凡的年份。
縱觀2015年度全球藝術品拍賣TOP20榜單,兩大國際巨頭佳士得與蘇富比的地位仍舊不可撼動。而最高價成交拍品前三名均由佳士得所創造。其中,20件拍品總成交額達1484502719美元,約合人民幣96億元。2015年5月11日紐約佳士得拍賣中,畢加索于1955年創作的《阿爾及爾的女人(“O版”)》以1.79365億美元成交,成為世界上拍賣價格最高的藝術品。
業內人士表示,盡管蘇富比和佳士得兩大拍賣巨頭幾乎霸占了最多份額,但其他如菲利普斯與邦瀚斯等中低端市場的表現也可圈可點,它們均創造了多個藝術家的個人作品拍賣紀錄。
從中不難看出,全球藏家不但對大師級精品表現出強勁的需求,亦對不同收藏品類及價位的拍品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各大公司面對不同的買家,紛紛依據其喜好制定出不同的策略,可謂用盡“謀略”與“心思”。
根據佳士得公布的數據,歐洲各拍賣中心成交依然活躍,巴黎成交額增長 15%至 1.595 億英鎊(2.447 億美元,增長 8%),部分得益于3月期間崔頓收藏基金會的“紙上杰作”拍賣會(Exceptional Works on Paper sale from the TritonCollection Foundation),成交額超過最高估價,達 970 萬歐元。EMERI(即歐洲、中東、俄羅斯及印度)地區成交總額為 14 億英鎊,下降 18%(21 億美元,下降 23%)。而印度市場則持續發展,自 2013 年在孟買舉辦首場拍賣后,2015年的成交額已達 1000 萬英鎊,增長 32%(1530 萬美元,增長 23%)。亞洲地區成交額增長 2%至 5.256 億英鎊(8.062億美元,下降 4%),部分拍品以超越或超過其最高估價成交,包括香港舉辦的中國書畫“奉文堂珍藏”拍賣,其成交額為最高估價的3倍以上。
“2015年可以被稱為一個‘非凡的年份’。就藝術品市場而言,它在充滿爭議與不確定的氛圍中開局,又在充滿質疑和可能性的大環境中結束。就全年而言,美國市場依舊‘一枝獨秀’,歐元區復蘇無望,中國區繼續調整。從短期趨勢來看,2016年的美國藝術品市場或將成為表現最優異的市場,歐元區多處于回暖階段,中國藝術品市場則會有局部的突破之勢?!敝醒朊佬g學院教授、AMRC藝術市場研究中心總監趙力表示,在具體的方向上,隨著古典藝術、經典藝術資源的枯竭,當代藝術無疑成為了市場爭奪的資源。對于當代藝術的資源競爭,已經也必將成為贏得未來市場的關鍵詞。美國已經以自身閃光點及其先天優勢占據了一定話語權,而英國也通過對當代藝術的捷足先登而以74.7%的增長率成為當代藝術交易重鎮。面對英國藝術品市場當代藝術成交額4.1億元的擠壓,中國或面臨不小的挑戰,恐與第二位寶座絕緣。
可見,全球藝術品市場的分化與不均衡發展仍然是重要的主旋律。趙力表示,伴隨著美元的持續走強,紐約作為全球藝術品中心市場的地位無疑會更加鞏固,而英國作為當代藝術品交易的新中心,仍會繼續吸引全球當代藝術以及有實力的青年藝術家匯聚,其當代藝術的交易無疑將會更加活躍。而香港作為亞洲藝術品交易中心,其市場地位會更加穩固。
藝術品市場的國際化進程亦會明顯升溫,除了拍賣市場,畫廊以及博覽會或將打開新的局面。在博覽會的引領下,畫廊的話語權或將發生顛覆。此外,全球有將近一半的藝術品通過互聯網完成交易。電商與網絡的互動、藝術品金融、網上交易渠道的日趨完善與成熟將成為很重要的趨勢。一些在線拍賣網站甚至打破了線上拍賣的新紀錄。而在這股風潮的帶動下,越來越多的企業和機構開始涉足藝術品收藏以及投資領域,為前景模糊的市場注入一絲暖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