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長江中下游陶藝發源地:“馬口窯”只剩兩人邊務農邊傳承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1-31
    武漢1月29日電 題:長江中下游陶藝發源地:“馬口窯”只剩兩人邊務農邊傳承
      近來,75歲的湖北省馬口窯制造技術“非遺”傳承人胡圣幼老先生,在家中制作的十多個“三國演義”、“水滸傳”、“西游記”陶俑,面臨著無處燒制的尷尬。
      日前,由湖北美術出版社出版、湖北美術學院教授李正文撰寫的《即將消逝的文明》,道出了胡圣幼老先生心中的困惑。
      湖北省漢川市馬口鎮,曾是長江中下游重要陶藝發源地之一。馬口窯始于明末清初,陶藝技術曾入選高校陶藝系教材;燒制的繪有“孫悟空三打白骨精”等故事情節的泡菜壇子,在國際博覽會上拿過金獎。
      作為湖北省馬口窯制造技術唯一傳承人,胡圣幼家族從事陶藝已歷十代人。胡圣幼曾有過輝煌的時代,他制作的“八仙壇”、“十八學士壇”、“空雕雙層龍壇”、“紅樓夢”、“天仙配”等,幾乎涵蓋了所有歷史文學題材作品。
      胡圣幼所在的窯新村,曾是馬口窯最為集中的地方?!白罴t火時村里就有七屋窯、八屋窯、楊家窯、徐家窯、王家窯等十多座窯?!苯?,胡圣幼接受中新社記者采訪時說,明末清初時,馬口鎮尚有108座龍窯,到民國時還剩30多個龍窯。
      據了解,到了上世紀90年代,馬口鎮最重要的隧道窯關閉。2000年,最后一個窯九孔窯也隨之關閉,流傳400多年的馬口窯徹底熄滅,退出了歷史舞臺。
      “村里曾有三千多人從事陶藝工作?!焙ビ渍f,如今只剩下他和40多歲的兒子兩個人,一邊務農,一邊還在傳承陶藝技術。
      記者在窯新村看到,在村頭有十多個荒草叢生的大土堆,土堆前都豎有“湖北省政府文物保護單位”石碑,這里曾經是馬口鎮最紅的古窯群。
      最后熄滅的九孔窯址旁,有一幢清末民國時期的老房子,石條上雕著窯形花紋可看出年代的久遠。這里成了胡圣幼唯一追憶馬口窯址的地方。
      在窯新村,記者遇到了來自武漢的收藏家余長庭。十多年間他不斷到窯新村收集陶片,如今收集了近百個品種的馬口陶俑,殘片數萬件?!拔沂占笋R口窯的大部分品種,就是等待馬口窯重新‘復活’的一天?!庇嚅L庭說。
      李正文教授認為,馬口窯作為長江中下游地區重要窯址,曾代表了這一地區的陶藝文明,如今這個延續數百年的文明,極有可能會在很短的時間內蕩然無存。
      正在進行的湖北省第十一屆四會議上,致公黨湖北省委員會的集體提案建議,應廣泛重視馬口窯陶藝等農村的“非遺”,通過政府購買服務等方式,將農村“非遺”項目納入統籌保護中。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