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藝術品市場調整與突圍 藝術品進入熔斷時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1-24]
“在2015年的藝術品市場上,普品(普通藝術品)、禮品、畫家、畫廊都遭遇了‘熔斷’?!?在日前由99藝術網主辦的第六屆中國藝術品市場高峰論壇上,唱空派不再是少數派,但對于此輪市場調整的時間過程上仍存在爭議。瘋狂生長之后,在調整理性成為藝術品市場新常態下,來自國內一線拍賣公司、畫廊代表、資深藏家也在謀劃新一年的轉型與調整。
“熔斷年”后市場新常態
中國股市在新年第一周遭遇了熔斷,而藝術品市場則在去年經歷了“熔斷年”?!?015年不僅僅是一個調整年,甚至可以稱之為熔斷年,確實發生了不少‘熔斷’現象?!北本s寶拍賣有限公司總經理劉尚勇說。
劉尚勇認識的很多年輕畫家手里原先有大批訂單,多得都畫不過來,但進入2016年他們手里卻幾乎一張訂單都沒有了,意味著前期的訂單畫完以后,他們到了新的一年兩手空空了;國內有很多畫廊和畫店在2016年進入歇業狀態,因為門可羅雀,交易非常清淡,一些畫廊不得不歇業;很多中小拍賣公司取消了原定的拍賣檔期,一年只是象征性地拍一場或者干脆一年都沒有拍賣。
不過劉尚勇認為,這種“熔斷”其實也是一種自我保護。藝術精品仍然有好的價格,一般性的普品或者曾經依賴的“禮品市場”衰落,導致市場交易額迅速地萎縮,這是 “新常態”下藝術品市場的一個現象。
2015年春秋兩季拍賣中出現了6件成交過億的拍品,其中潘天壽的《鷹石山花圖》拍出了2.79億元。在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研究員季濤看來,過去一年藝術品拍賣市場激情與悲壯的兩極分化十分明顯:好幾年沒有這種夜場人聲鼎沸的現象,這么好的價格,但同時也有很多中小拍賣行做不下去了;國內藝術品市場在調整階段的底部盤整,反觀國際拍賣行像蘇富比和佳士得都在創歷史新高,這也是一個非常大的反差。
另外2015年還有一種矛盾現象的出現,中國的藝術品買家在國內市場資金很緊張的情況下,反而走出國門到海外去買藝術品,甚至世界第二個藝術品高價10.84億元的《裸女》也是中國買家創造的。
“劉益謙已經去買莫迪利亞尼了,我們一定要看到這種指標性的變化?!北本┤A辰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甘學軍說,王健林、王中軍、劉益謙他們去買畢加索、買莫迪利亞尼,這是非常重要的標志,提醒國內業者供給出現了問題?!拔覀兊钠贩N是如此的單一,我們的模式是如此的單薄,我們法律法規上、行政管理上的制約,我們自身的從業理念上的制約這是有一個必然的結果?!?br/>
蘇富比亞洲資深顧問溫桂華認為,中國拍賣行業發展跟中國經濟發展曲線是一樣的,拍賣恢復二十多年來,發展的過程也是非常迅速?!靶鲁B”也不是現在才出現,以前也經過了很多波折。2016年更多的期待可能不是新奇,而是深耕細作梳理和發展板塊的價值,藝術品市場可能會出現分化,高值的小眾收藏與中產審美消費,以及投資保值將給更多拍賣公司和畫廊一個定位的機會?!叭绻ㄎ粶蚀_,未來將平穩發展,反之2016年將充滿風險?!?br/>
當代藝術品消費力量顯現
買家離場是藝術品市場經營者最恐慌的。業內人士發現那些從地產界、能源界等各個傳統行業進入藝術品市場的企業家成功者,最近3年以來都已經退離市場,有很多買家并不是沒錢,他們買藝術品原來是由于喜歡,而且可以看到一個光明的未來,但是由于目前的經濟環境,藝術品又越來越便宜,有些人就離場了。
誰將成為藝術品市場的新力量? “藝術品消費、藝術品收藏和藝術品投資或將成為未來5年的三駕馬車,而在后兩者總體處于低迷的狀態下,在今后相當長的時期里,藝術品消費或許會支撐中國藝術品市場未來的轉型和結構,改變過去以收藏市場或投資市場為主要屬性的狀況?!?中央美術學院教授趙力認為,這種改變會使中國藝術品市場進入一個具有廣泛參與度的大眾化市場,博覽會、畫廊的交易會成為未來市場增長的力量,并且進一步擴張成為市場交易份額的顯性表現。另外藝術和商業結合的項目在未來幾年是大的方向。
“中國藝術品市場經營內容將日趨當代化這是一個趨勢?!壁w力認為,能夠反映時代精神并具有個性面貌的當代藝術家或許能夠成為未來的市場明星,其藝術創新價值以及對于社會影響力的貢獻度會成為一個顯性指標。
在佳士得中國區總裁蔡金青給出的一組數據中,也可以看到在新興市場前所未有的需求增長下,市場交易品類的明顯變化。50年前,佳士得最重要的品類是歐洲古典大師,從14世紀到19世紀初的歐洲古典大師占佳士得全球拍賣份額超過1/3甚至更多;80年代,印象派就成了最重要的一個品類;近三四年,戰后當代領銜所有品類在全球市場上份額達到48%。到去年為止全球藝術市場中,戰后當代占到48%,印象派和古典大師分別是24%和11%-12%的水平。
4年前,針對城市中產階層的藝術品消費,廣州華藝企業集團董事長李亦非在廣州創辦了首屆大學生藝術博覽會,2012年,首屆藝博會個人買家占總成交額的30%,2015年這一比例已上升至50%,成交均價則從8000元上漲到1.4萬元,李亦非認為這是目前國內中產家庭能接受的一個價格。他透露,藝博會最初是半公益性的,而從去年開始,做博覽會的公司已經盈利。
“藝術消費與知識普及同步?!崩钜喾墙洺=o私人銀行、俱樂部的高端會員做講座和推廣,讓他們慢慢培養自己的收藏習慣和收藏愛好。
中國嘉德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總裁兼CEO胡妍妍認為,藝術品市場瘋狂野蠻增長的時代肯定是過去了,所有數字或者說是市場的交易都表明藝術品消費不是一個空洞的思路,而是確確實實存在于市場,可能是蓄勢待發的一個市場。
她透露,今年針對大眾藝術品收藏的嘉德四季會隨之變化,一方面是拍賣時間的調整,節奏上稍微慢一點,但是在拍品的選擇上要更好。另外對新的藝術家或者是對當代藝術家有一個更多的推動作用。
北京匡時國際拍賣有限公司董事長董國強則表示,很多人沒有看到拍賣公司做了一級市場應該做的市場培育,甚至有的投入大于一級市場。
電商與金融借勢發力
網絡買家在去年秋拍中的大手筆令人記憶猶新,1.15億元的齊白石《葉隱聞聲冊頁》被互聯網買家收入。
“互聯網的沖擊提醒我們要改變傳統模式即20年形成的老炮模式,不改將是窮途末路?!备蕦W軍認為,中國藝術品拍賣市場上, 不管是“億元時代”,“千萬時代”,90%以上的拍品是50萬以下,平均價位是3萬左右,這對于互聯網不是一個難題,技術革命也會帶來藝術體驗的變化。
北京保利國際拍賣有限公司執行董事趙旭認為,2016年中國藝術品市場要把握三個方向:立足亞洲放眼全球,開發新買方;大力發展藝術品金融,利用我們的專業,給市場提供流動資金;非標準商品電商空間無限,藝術品電商是藝術品交易的空白及未來。
藝典中國CEO邱童認為,藝術品金融的關鍵在于數據?!澳壳翱梢源_定的是,互聯網將給藝術品金融帶來很大的突破,因為只有借助互聯網,才可以最大化地拿到數據?!?br/>
在接連曝出兌付危機等負面消息后,近兩年炙手可熱的藝術基金、藝術信托、藝術眾籌等藝術金融產品,不斷受到質疑,但在市場融資需求和未來趨勢的推動下,業內對藝術品金融的嘗試仍是前仆后繼,新的藝術金融產品層出不窮,比如與當下最時髦的互聯網金融結合而成的藝術品抵押P2P網貸。
中央財經大學拍賣研究中心主任劉雙舟則在肯定金融對于藝術品市場推動的同時,強調做藝術品金融還需量力而行,懂了才可以做。他認為,今后藝術品金融應該由量入為出轉向量出為入,由價值評估轉向風險評估,由賣方鑒定轉向買方鑒定,由精英消費轉向大眾消費,由理財金融轉向服務金融。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