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rtful Spark是展示創意與技術可行性之間差距的一大盛事,每季度舉辦一次。其創始人Stellar網絡主管山姆·豪伊·納恩(Sam Howey Nunn)以及Thought Den創始人兼Preloaded創意總監本·鄧普頓(Ben Templeton)表示,該項目旨在推動圍繞新興技術帶來巨額財富的可能性而進行的有創造力且跨學科的廣泛交流。
以下介紹了眾多發言者所認為的2016年藝術、文化、創新以及科技方面的主要發展趨勢。
佐伊·菲爾波特(Zoe Philpott),交互式短篇小說家及Ada.Ada.Ada創造者
創新與技術相結合
可以預見今年創新與科技結合將變得越來越主流。每個人都會參與其中。2015年是Stem學科(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的狂歡,今年將會發展為Steam學科(其中A指的是藝術)。
英國人愛達·拉芙蕾絲(Ada Lovelace)堪稱終極Steam代表。她曾發表了世界上第一個復雜的計算機程序,而該系統在當時甚至還不存在,其預測電腦將成為人類想象力付諸實踐的工具。更重要的是,拉芙蕾絲在1843年即達成了如此成就,那么今年會出現什么更好的靈感呢?
Tincuta Heinzel,藝術家、設計師、諾丁漢特倫特大學研究員兼學監
電子技術的興起和活性紡織品
在不久的將來出現的主要挑戰將會是電子紡織品的工業化生產。在過去的十年里我們已經看到了很多與紡織結構中電子元器件集成技術相關的工程與設計研究成果以及活性紡織品的開發。
隨著谷歌公司Jacquard等項目的開展,我們將會發現我們在2016年正處于一個新階段——電子紡織品的工業化生產。谷歌的項目當然并非獨出心裁,但它為創新提供了條件。目前該領域尚處于媒體炒作階段,但是絕對值得密切關注。
羅恩·赫萊瑪(Ron Herrema),音樂、聲音和圖像作曲家
更多的創客文化
2016年藝術與科技領域預計將出現創客文化的持續增長。這其中包括更多的設備和流程,其試圖引入更廣泛的參與者進入藝術創造領域,使得藝術家跨越到他們之前可能沒有探索的區域。
最突出的例子之一就是3D打印技術。我們將看到3D打印技術在藝術創造中的趨勢會是持續的、探索性的過程,其藝術產品僅短暫存在,而非作為個性化表達的固定藝術作品。
Tony Churnside,作家、創意科技專家
藝術家和作家轉變為個人數據
今年的一大主題將是運用數據以提供個性化的內容經驗,它將超越系統推薦并根據觀眾反應調整。營銷人員學會利用個人數據鼓勵我們買更多的東西,藝術家和作家也將開發出利用個人數據提供更加身臨其境和個性化體驗的技能。希望這也能推動公眾群體對個人數據由什么機構擁有(或檢測),以及該技術如何被運用有更深的了解。
個人數據還將提供更多有吸引力的游戲體驗,藝術和故事本身也必須變得更加靈活。我們不應再將藝術視若神明,藝術家和作家開發出新工具與流程,從而讓我們進入根據個人數據變化而調整的適應性用戶體驗時代。
蒂姆·穆雷·布朗(Tim Murray-Browne),藝術家、程序員
DIY電子和創意編碼
對于程序員而言,2016年最令人激動的趨勢是DIY電子和創意編碼熱度的持續上升。2016年我們將看到更多由諸如Ewa Justka、Leafcutter John和Tasos Stamou等藝術家的工作成果,他們用自制的模擬合成器和改裝電路進行演奏,通過對電子設備電路進行物理改裝使得他們制造出完全不同于設備制造者設計意圖的聲音。
創意編碼不斷與傳統雕塑、喜劇和舞蹈進行結合,而這種新穎的交互式技術正在導致觀眾不斷減少。這并不是壞事。當我們想從中獲得高于噱頭的東西,交互式裝置向我們提示了詩意的交互式數字藝術的可能性。
蒂內·本奇(Tine Bech)博士,藝術家、設計師
城市走向舞臺中心
我們生活在這樣一個大城市林立的世界中,城市化正在加速是不可否認的事實。2016年我們將會看到諸如都市農耕、日益增長的食物本土化趨勢、綠色建筑、智能建筑甚至智能城市等趨勢。在當今自動化世界中,數字化藝術項目有助于探討交互式智能環境的設計與執行,包括智能城市的發展趨勢問題。未來的城市會是什么樣子?其會變成有趣的交互式(古怪的、富有想象力的行為和靈活性)亦或是效率和安全高于一切的智能城市?這些是我們將要在今年回答的問題。
隨著新技術的出現,不同的創造性交互和協作方式也隨之興起。在這種背景下,體驗是一個有說服力而強大的工具。受邀體驗可以彌補觀察和參與之間的距離,因此可體驗空間可以提供一個深入的社會維度。然而關鍵在于我們如何確保這些好玩的互動技術不涉及我們和技術的關系,而是創造出體驗文化的新方式。(尚智編譯)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