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藝術觀點

    朱青生:藝術界自身發展和變化已成為社會發展動力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6-01-12
    關注事件:當代藝術展覽
      核心觀點:藝術界自身的發展和變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
      當代藝術到底有多“火”?在2015年的數據尚未出爐之前,我們不妨借鑒一下2014年的數據。2014年一整年,只有8天沒有當代藝術展覽開幕,最多的一天(9月21日)有71個當代藝術的展覽開幕!這樣的結果對大家來說都有點始料未及,連調查的主導者、北京大學教授朱青生都忍不住感嘆,“中國當代藝術規模之大,超出想象,更不是任何一個研究者、策劃人能夠通盤了解并加以解釋的?!?br/>  2015年年底,一個名為《中國當代藝術年鑒2014》的展覽開幕,該展覽以2014年全年3000件左右藝術界的事件、10000余篇發表的文獻、幾千位藝術家的活動檔案為根據進行甄選,集中呈現了選入年鑒著錄的藝術家的年度最具代表性的37件作品。從總體看,年鑒展的形式包括了架上繪畫、影像、裝置、行為記錄等,展品的原材料也是多種多樣,廢舊報紙、鏡子、鐵絲網、旅行箱、健身器材等等,無不可以搬到美術館和畫廊,用以表達思想、表現觀念。而不可否認的是,這37件作品一定是在關注現實、關注社會的層面上起到了真正的作用,否則也不會入選。那么,當代藝術的概念該如何界定?尤其是在材料和媒介應用越來越廣泛的今天,新的藝術形象比比皆是,而當代藝術和其他門類之間的界限也越發模糊。而業內自然也是特別關心當代藝術的問題,幾乎每一次研討會,不管大小,也不管議題是中國畫還是油畫,都要與當代藝術聯系在一起。當筆者把“何為當代藝術”的問題拋給朱青生時,他卻意味深長地說:一切藝術,在某種意義上,都是當代藝術。
      之于當代藝術,2014年也的確是一個極其特殊的轉折點,在這一年中,第九屆全國美展開辟了實驗藝術展區,教育部將實驗藝術列入藝術院校專業目錄。從此,當代藝術成為中國藝術教育的規定學科之一。自1979年改革開放以來,1984—1985年現代藝術運動以來,中國的當代藝術終于完成了從自發探索到被國家體制接受的過程。雖然這個過程今天看來如此的平靜和當然,但是這里面包含著中國藝術性質的變化,這種轉移預示著中國文化已經從一個傳統文化悄然向現代文化發展。正如朱青生所說,藝術界自身的發展和變化已成為社會發展的動力,“與創新社會和創業的國策相對應的精神動力是現代藝術,而不是傳統藝術?!?br/>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