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1月9日電 (記者 李妮)“第四屆(2015)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會暨榮會藝術館與景德鎮古窯陶瓷文化展示中心開幕儀式”于1月9日在北京舉行。歷史學家、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就“致敬匠心·創意未來”主題與現場嘉賓進行年度對話。
此次由中國傳統工藝研究會、中華文化促進會手工藝振興中心指導,北京榮會藝術館、景德鎮古窯陶瓷文化展示中心聯合主辦的年會,共分為工藝美術大師年度精品展、工藝美術年度十大事件發布、工藝美術年度調查結果發布、工藝美術年度關鍵字發布、年度對話五大板塊。
其中,精品展匯集景泰藍、陶瓷、紫砂、花絲鑲嵌、玉雕、木雕、雕漆等不同工藝美術門類工藝美術大師的年度精品佳作。
年會還盤點出影響2015年中國工藝美術行業的十大事件:一、明代御窯瓷器對比展在故宮舉行;二、中國工藝美術作品屢次榮登國禮;三、故宮文創品上半年銷售破7億元人民幣;四、工藝美術受到互聯網新媒體廣泛關注;五、2015中國“陶瓷藝術100”實力榜在景德鎮揭曉;六、“紫砂泰斗”顧景舟誕辰100周年系列紀念活動在全國展開;七、南昌西漢?;韬钅钩鐾寥f余件珍貴文物;八、寶庫中國文化盛典上海舉行,易居中國挺進文化藝術圈;九、上海自貿區國際藝術品交易中心開業;十、中國陶瓷藝術大師評選啟動,首次增加實際操作考核。
2015年11月,收藏年會組委會還聯合新浪網、騰訊網、搜狐網、人民網、光明網、中國網、和訊網、雅昌藝術網等各大新聞門戶,以及工藝美術收藏行業的新聞媒體展開2015中國工藝美術收藏年度調查,以廣大工藝美術收藏愛好者和網友作為調查對象,收到有效調查問卷近千份。調查顯示,2015年消費者購買工藝美術品的主要目的是珍藏,占比59%;購買工藝品最看中的因素是工藝、材質,分別占53%和52.4%;最關注的工藝美術作品題材是大事件紀念類題材,占比52.4%;真偽是收藏者最擔心的問題,占比67%。
中國工藝美術協會副理事長、北京工美集團董事長李節在年會上宣布,“修”字被評選為中國工藝美術行業2015年度的關鍵字。李節解釋說,“修”字代表不斷的打磨,是對作品追求完美極值的一種要求。
北京社會科學院滿學研究所研究員、央視《百家講壇》主講人閻崇年,國際民間藝術組織IOV全球副主席、中國區主席陳平,景德鎮陶瓷文化學者、知名策劃專家王志剛蒞臨年會現場,進行“致敬匠心·創意未來”年度對話。
閻崇年說,從中國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來看,匠人精神主要是四條八個字,第一條敬業,第二條精品,第三條巧思,第四條生命。他還列舉了歷史上的經典故事來說明,工匠最高的境界就是用生命來取得最凈化的藝術作品,流傳百世的藝術作品。他希望2016年全國的工匠、工藝美術大師,還有工藝美術行業的領導者、技術管理者、企業家要團結成一個力量,把中華優秀的傳統文化傳承和發揚下去。
陳平呼吁,要恢復社會對工匠的尊重。因為,在物質生活的沖擊下,很多大師在堅守貧窮,堅守祖先給他們留存下來的工藝。應該讓他們有更多的機會走出國門去,向世界展示他們的作品。
王志剛最后說,希望我們的社會重塑工匠精神,因為工匠精神對當下人的生活也起到心靈撫慰的價值和意義。要借助國家的“一帶一路”戰略將工匠精神推廣出去、傳播出去。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