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的時代、新的審美理念,如何在新時代語境下發展傳統手工藝,使其更加適應歷史發展潮流,這是“紫砂人”葛軍一直在思考的問題。
“我大二就已經開始辦展覽了,那時候所有時間都在搞創作,我愛紫砂,它是一個載體,最能表達我的內心感受……”,12月11日,著名紫砂藝術家葛軍在蘇州古玩城半日閑堂主辦的“葛軍紫砂藝術全國巡回展”上如是說。
葛軍是紫砂藝術界的“異軍”,他不想恪守成規、重復歷史、重復自我,于是從一開始就懷著滿滿的激情在這門傳統工藝中尋求藝術性的創作突破。葛軍用他勇于進取的精神,創造了紫砂界幾個“第一”。第一個發明了紫砂裝飾技藝“色飾法”;第一個對陶藝作品進行了指紋保險;第一個在藝術界的殿堂中國美術館舉辦了個人紫砂藝術展……。
有價值標準才有發展方向,一直以來,紫砂工藝市場價值的鑒定體系從某種程度上決定了紫砂工藝的發展方向。傳統紫砂工藝看重泥料、器形和做工,對此葛軍不以為然,他說一件好的紫砂作品應看重其本身所具有的藝術價值和工藝價值,就像書畫藝術,宣紙的好壞并不是評定一件書畫作品優劣的關鍵,關鍵還要看藝術本身,紫砂亦然。
當然,強調開拓不等于丟棄傳承,相反,開拓的基礎是傳承。葛軍渴求開拓的信心來源于他在創作中的積累,對傳統工藝的精益求精。他時時在觀察這個世界,他去過很多地方采風,全國每個省、各大博物館都去過,還去過40多個國家,葛軍覺得這對他的創作很有幫助,一個藝術家要不停學習、積累、儲備,這樣才能厚積薄發。
葛軍說:“我的藝術創作都是自然流露的,真正好的作品首先自己要喜歡,從創意、創作到燒制、成型這一個過程自然而然,卻也是個超越自我的過程?!?br/>
在藝術創作方面,葛軍思路很清晰,從早期成熟的作品《金錢豹》、《漢風》到《靈猴獻瑞》,再到最近新創作的《行者》系列,他認為這是一個不斷超越自己的過程,他說:“我沒有想超過別人,只想超過自我。和自己較勁很有意思,也是看自己是不是還有激情,對自己也是一個檢驗?!?br/>
《金錢豹壺》是葛軍1997年底,用獨創的“色飾法”和鑲嵌的技法創作,壺身像一只臥趴在地上的金錢豹,創意生動、惟妙惟肖?!吧椃ā庇脗鹘y原料、現代審美、現代配方、技法,在不影響紫砂壺功能與手感的基礎上加以色彩裝飾,豐富了紫砂的創作表現手法。
最新創作的《行者》系列造型更為抽象大膽,工藝也更加復雜,葛軍說:“動感行者,行者,我把它比喻成我自己的人生,我認為我在路上,我就是路上的一個行者,所以我認為是有動感的?!薄缎姓摺废盗?,壺身線條簡潔,造型奇絕,富有韻律感,有強烈的時代感和形而上的抽象藝術特性。葛軍用這個主題表達了藝術創作者的心路歷程和超越的精神。
這幾個不同時期較有代表性的創作,呈現了葛軍不同時期不同的藝術創作理念與實踐。這一個個藝術創作組成了他的藝術人生。葛軍說,他還在路上。在路上,中國紫砂工藝的發展離不開每一位像葛軍這樣具有創新精神的開拓者。
藝術上有追求,葛軍在幾十年的創作生涯中不改初心,不停感悟外在、忠實地表達自我。在工藝上有信心,這些年的專業歷練,他已獲得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等稱號。
面對這些光環,葛軍說工藝美術大師只是一個社會認可的稱號,藝術才是他真正追求的。他說:“我從事的是藝術工作,工藝是表達我思想的一個手段,紫砂是表達我思想的載體。我們國家幾年前就講企業轉型,要做創作大國,不要老是加工型企業,要做創作型的企業。對于藝術家來講,我認為一樣,思想應該指揮自己的手,在這方面我做了一些嘗試。我追求的不僅僅是傳承,我還要開拓!”
葛軍藝術簡介:
葛軍,聯合國教科文組織認定國際著名陶瓷文化藝術大師、中國陶瓷科技事業有突出貢獻專家、中國陶瓷設計藝術大師、江蘇省工藝美術大師、江蘇省陶瓷藝術大師、江蘇省有突出貢獻的中青年專家、中國陶瓷文化研究所紫砂文化研究中心主任、景德鎮陶瓷學院紫砂藝術研究院院長。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