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園博館開展3000件隨葬品 商至清朝時間跨度3000年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1-20



      北京也可以看到漢代墓葬出土的明器了。昨日,“中國屋檐下——河南博物院古代建筑明器展”在中國園林博物館開展,其中包括一級文物16件。
      展出的明器時間跨度將長達3000年,從商一直到清代。據了解,明器為古代人們下葬時帶入地下的隨葬器具,也叫冥器。
      河南省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長韓長松介紹,建筑明器多以陶土制作而成,能夠保存建筑形制和建筑技巧。
      據了解,此次展品門類齊全,包括中國古代的生活場所、娛樂場所、生活器具以及人物陶俑、家禽、多種歌舞、雜技與生活場景的再現。
      相關負責人介紹,這些展品直觀反映當時人民的生產方式、價值觀念和民俗風情。例如,展品“紅陶廁所豬圈”,漢代器物,展現漢代家庭生產活動中如何飼養家畜。
      此外,展品中包括部分首次在北京公開展示的明器,如舍利容器“三彩琉璃舍利匣”。其出土于法海寺地宮,高46.5厘米,器形完整,屬于宋代佛教建筑設計。
      展品中包括一件名為“綠釉二進陶宅院”的展品,但布展之前,它的各個構件完全散開,如屋檐、陶俑等。韓長松解釋,這樣便于搬運,進行展覽。
      工作人員將陶樓內的每一件物品清點完畢,碼放在地板上編號,并按序組裝。他表示,編號可防止失落,也便于擺放。
      首先,擺放陶樓主體,接著從未封頂的房屋上部擺入“家具”,搭建內部結構后,完成封頂。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