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文博會開幕 1800多家中外企業展示新創意、新業態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1-02]
北京10月29日電 (記者 杜燕) 第十屆中國北京國際文化創意產業博覽會開幕式暨主題報告會今天在京舉行,為期4天的北京文博會正式拉開序幕。來自1800多家中外文化創意企業將展示文化演藝、動漫游戲、廣播影視、體育休閑、文化科技等重點文創產業領域的新產品、新創意、新項目、新模式、新業態。
今天舉行的開幕式上,文博會組委會副主席、北京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李偉表示,北京文博會是透視中國文化產業面貌,領略文化產業前沿風采的重要窗口,10年來積極推動全國乃至全球文化創意產業的高端整合,精心搭建文化創意創意產業交流合作平臺,逐漸成為發揮首都全國文化中心示范帶動作用,推動社會主義文化強國建設的標志性平臺活動。
他稱,本屆文博會以“推動文化繁榮,促進融合創新”為主題,探討新常態下文化產業發展的新理念、新路徑、新模式、聚焦“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等重大國家戰略,進一步凸現了其作為國家文化產業博覽會的權威性和影響力。
文博會組委會副主席、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副局長閻曉宏表示,北京文博會已成功舉辦了9屆,10年來在匯聚文化創意產業資源、提高文化創新發展能力、促進文化交流合作等方面形成了自身特色,發揮了重要作用,希望中外朋友通過這個平臺實現社會效益和經濟效益的雙豐收。
隨后的主題演講環節,歐盟未來設計項目發起人、德國卡爾斯魯厄爾設計與藝術學院教授盧德格爾·普凡茨講到了未來設計產業融合的生產力。他認為,未來設計藝術家不僅僅是提供新的設計,還要講述未來新的故事,這樣他們把那些不可能實現的東西也正在變得更加的現實,“希望在科學和自然之間真正的實現對話和融合?!?br/> 清華大學國家文化產業研究中心主任熊澄宇認為,做文化產業首先是做文化創新,希望“絲綢之路”沿線和中國內地所有區域,利用“絲綢之路”這個概念能夠成為一種創新的文化業態。
他還指出,文化產業發展不僅僅是GDP,不僅僅是為外來的游客提供空間,更重要的是為本地市民,為本地的社會社區提供一種發展和結構,“要關注所在區域老百姓的訴求,能夠達到安居樂業,這是做文化產業的最高目標?!?br/> 國際著名舞臺劇、電視、電影導演賴聲川談到創意及文創產業互聯網時代時表示,如果只重視產業,只會創造短線的利益,而無法創造長久的影響,“推動產業不如推動創意?!?br/> 什么是創意?他認為,創意是可以學、可以教的。但如果缺乏智慧,創意產業只有模仿和抄襲,創意產業必須是一個引領者,不是跟隨者。
今天的主題報告會拉開了第十屆文博會的帷幕。從29日開始,本屆文博會的展覽會、推介交易、論壇會議、分會場、創意體驗近百場活動將在北京的40多個會展場館全面展開;圍繞15個主題的數十場推介交易活動、3場論壇會議、10場創意活動以及16個分會場同期舉辦,本屆文博會繼續設立江蘇揚州分會場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