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新聞觀察

    傳神秘買家豪擲四億人民幣請回一世噶瑪巴像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0-29



      10月4日,香港瀚海首拍在四季酒店完美落幕,“我佛慈悲”專場成交率達83%,其中紅銅鎏金的蓮花生及其明妃以2400萬港元落槌,十世噶瑪巴·卻英多吉以1400萬港幣落槌。10月6日,香港保利中國古董珍玩專場中佛像板塊表現突出,是整場的亮點,最終成交額4200萬港幣。記者也在現場,其中明宣德銅鎏金無量壽佛成交價700萬港幣,經過激烈競拍,落槌后響起一陣掌聲。

      前幾日,記者收到圈內人士消息,“上師造像之王”一世噶瑪巴像逾4億成交。2013年,在北京首都博物館舉行的名為《佛韻——造像藝術集粹展》的藏傳佛造像展覽時,此尊上師造像的原主人、國際著名的收藏大家Speelman先生當時開價就為2.5億人民幣。所以,此次傳出的逾4億人民幣的成交價格,看來并非空穴來風

      細勘佛像

      記者幾經周折找到了此尊佛像的“尊容”,銅像大致年代為14世紀晚期至15世紀早期,所表現的是噶瑪噶舉創派祖師,一世噶瑪巴都松欽巴的形象。

      造像采用質地精純的合金銅,他的容貌極為寫實,頭發及胡須均以白銀包覆的方式處理、額頭的皺褶及嘴角的法令紋均被突出刻畫,以凸顯其年齡特征;雙眼錯銀、瞳仁以青金石鑲嵌,使得上師目光更顯睿智與犀利,顴骨及下頜部明顯凸起;雙手結禪定印、結跏趺坐于寬闊的蓮座上;內穿典型的藏式交領坎肩、外披一件厚重的僧袍,衣紋處理柔軟而自然、富于層次感,邊緣處以白銀、黃金錯嵌出細致精美的紋飾。

      再仔細觀察可以發現,他的臉部是如此栩栩如生,表情安寧,神態中的平和、寬容、謙遜與忍讓,非常震懾人心,冷硬的金屬質感卻好似被賦予生命一般,法相偉岸之余,更彰顯了十分鮮明的人性化藝術特征,完美的表現出宗教領導者的智慧與莊嚴。以上的特征在西藏地區獨特的上師題材造像藝術中尤為突出,而此尊佛像無疑是之中翹楚。

      價值幾何

      就目前國際收藏趨勢來看,藏傳佛教題材的佛造像、唐卡等藝術巔峰作品,雖然每年價格持續升溫,但無奈市場化的時間太短,可以開放買賣、公開拍賣的政策不過十年,因此,其價格還處于低谷,那么這次傳說逾4億成交的一世噶瑪巴像為何值這個價格呢?

      從收藏價值方面,歐美許多大型博物館都藏有中國高古石造佛像,即便許多都是破損的。一尊石造佛像存世一兩千年,雖然有些破損,但前史和文明的痕跡仍在,其藝術價值顯而易見。市場上仍見一些極具前史價值和文明、藝術價值的前期佛像,并沒有得到應有的注重,藏傳佛教造像蘊涵著極大的上升空間。此尊噶瑪巴像就是久負盛名、被業界廣泛認為是西藏佛教“上師”題材雕塑藝術中最杰出、亦是獨一無二的頂級大師的作品。

      在藝術風格方面,此尊造像顯得較為獨立,在已知存世的西藏古代造像作品中,可作為類比的作品極少。從其鑄造工藝以及不惜工本、奢華的貴金屬鑲嵌規格可以看出,這尊造像在制作之初便受到了極大的重視,捐施方也應為噶瑪噶舉派的重要寺廟。按照噶瑪噶舉教史中的記載,有能力供奉這樣一尊珍貴造像的寺廟應該只有兩座,即類烏奇地區的噶瑪丹薩寺、及前藏地區的楚布寺。兩座寺廟均為都松欽巴本人籌建,噶瑪丹薩寺為該派發祥地,而楚布寺則是都松欽巴晚年建立,之后成為噶瑪巴的主要駐錫地,二寺均被視作噶瑪噶舉祖寺。至今仍秘藏于楚布寺內一尊據傳為噶瑪巴法王自觀的“天降黑袍怙主像”,其材質與一些細節特征上都與該尊都松欽巴像有極高的一致性,為判斷此尊造像的出處提供了較為有力的證據,所以其制作年代則可大致確定為14世紀晚期至15世紀早期,在這段時間內,噶瑪噶舉派在藏地已具有極高的宗教地位及政治影響力。

      從造像表面熟舊的包漿及近乎完美的保存狀態判斷,其在被制作出來后的幾百年內一直受到悉心的供養與呵護。因緣際會,不知何時,因何種原因流落海外,又因其震撼人心的藝術之大美而受到藏家們的精心收藏與傳承,并多次經權威著錄,成為具有典范意義的殿堂級藝術珍品。

      藉此,逾四億的成交價格也正好驗證了此尊美佛無與倫比的至尊地位。

      引發思考

      從古至今,中國352名皇帝,濫情者眾、癡情者寥。對一個比自己年長十九歲的女人終身矢志不渝的,惟有成化帝一人。遙想當年,受到成化帝寵愛的萬貴妃把玩著雞缸杯,與成化帝飲酒作樂。再看成化帝對于佛像的態度,制作佛像的藝術家、大師經過精挑細選。拜佛前,成化帝沐浴更衣、沐手焚香,內心澄明,來到佛堂,向供養的佛像頂禮膜拜,祈愿國泰民安。

      2014年4月,玫茵堂珍藏成化斗彩雞缸杯在香港蘇富比2014春拍現場正式舉槌。最終以2.81億港元成交,買家為著名藏家劉益謙。他當時用雞缸杯喝了幾口茶,笑稱“想吸一口仙氣”,一時間掀起了媒體和網民討論的熱潮。和眾妃飲酒作樂的成化帝所用的雞缸杯能拍2.81億港元,然而同一場次中上拍的曾受到皇帝跪拜的佛像價格卻達不到它的百分之一,有的甚至直接流拍。雞缸杯說到底是喝茶喝酒的器物,可佛像卻會接受著當時皇帝與平民跪拜,身份極為尊貴。這么衍生開來思考,便覺得這個價格理所當然,而且有很大的升值空間。畢竟,時間會平衡一切的價值。就譬如紐約蘇富比近期今年秋拍剛剛成交的大清嘉慶年間無量壽佛絹質唐卡成交價為七萬美金,行業內大佬在朋友圈表達出了好似撿漏的喜悅。在目前市場上,藏傳佛教造像的價值與價格不對等現象也頻有發生。本次神秘買家豪擲四億人民幣必將使藏傳佛教造像題材再掀高潮,所以引起了《壹收藏》周刊記者的高度關注。

      尋覓買家

      佳士得2010春拍中,一件明宣德制鎏金銅無量壽佛坐像以7010萬港元成交。同年,一件清康熙大成就者嘎巴拉銅像在北京翰海秋拍以1792萬元成交;2011年,北京翰海春拍上也拍了大量佛像,其中有3件佛像成交價逾千萬元人民幣。北京保利在當年秋拍中推出“觀自在中國佛教造像專場”,有63件拍品成交,成交總額高達7388.86萬元;2013年蘇富比秋拍,明永樂鎏金銅釋迦牟尼佛坐像以2.36億港元成交。10月6日香港保利古董珍玩專場中的遼代銅觀音立像估價僅20~30萬港幣,經過三十余次的較量,被電話委托買家以310萬港幣競得。

      此次神秘買家豪擲4億人民幣,必又將掀起一股熱潮,到底是哪一位佛像收藏的狂熱愛好者呢?他必定是實力雄厚且有眼光的買家。記者聯系了若干位圈內熟識的收藏家,截止到發稿前,還沒得到任何有關買家的回復。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