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花齊放作品競逐“山花獎” 多彩民間藝術點亮藝人節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0-24]
杭州10月23日電(記者 趙曄嬌 實習生 王夢瑤)今天,第六屆中國民間藝人節在浙江省杭州市開幕,令人矚目的是,此次藝人節將評選中國民間文藝最高獎項“山花獎”,來自全國各地的百名民間藝人帶著自主創作的民間手工藝精品亮相。奇妙的構思、精湛的工藝令人目不暇接。
“山花獎”是由中國文學藝術界聯合會、中國民間文藝家協會共同頒發的國家級民間文藝大獎,與電影“百花獎”、電視“金鷹獎”、戲曲“梅花獎”、舞蹈“荷花獎”等同屬中國文藝界的最高獎項。
走進展出本屆參選作品的中國民間藝術產業示范基地,各式各樣的作品陳列眼前,個個制作精良、匠心獨運,蔚為壯觀。在眾多參選作品中,作品《百余艘》-《核舟大觀》可謂是精巧別致,作者以高超的技藝,將小小的桃核演繹成一艘艘生動形象、精致寫實的小船,不僅重現核舟百舸爭流的場面,還將傳統文化中“舟”的意蘊表達了出來,是中國桃核史上新的里程碑。
“民間藝術是一種純手工、純民族精神符號的文化,是民族魂的表象,我們要繼承歷史、發展歷史、創新歷史,在傳承中與時俱進?!痹凇逗酥鄞笥^》的作者韓志耀看來,任何一件小的藝術品,都蘊含著文化的力量與感染力,而要使這種力量傳承下去,用現代的手法表現傳統的藝術、與時俱進才是關鍵。
同樣重視文化傳承的還有來自于青島的孫健,在這一次的“山花獎”評選中,他拿出了自己的鏤勝藝術作品《八十七神仙卷》,生動再現了吳道子畫卷中道教神仙從天而降,列隊行進,優美豐盈的姿態。
“現在很多人都不知道鏤勝藝術?!睂O健說,作為一項幾近失傳的藝術門類,歷史上的鏤勝作品遺留下來的并不多。要想保護傳承這種“行刀作畫”的藝術,需要藝人長久的潛心研究與摸索。在孫健看來,參加“山花獎”評選,能夠讓更多的人看到了解這項藝術,只有這樣才能夠將其更好地傳承下去。
“今年山花獎的作品的題材越來越豐富,氣勢也越來越大,可以看出,文化的保護、傳承、發掘情況很好,另外一些年輕人參與進來也可以看到藝術文化的生機?!泵耖g美術愛好者高而頤老人欣慰地說道。
這些匯聚了藝人心血的作品不僅是精雕細刻的藝術品,也代表了中國當前手工藝藝術水準,在展出中,金絲柚木木雕作品《如意》以龍首鳳尾吉祥大如意為主題,平面用寧波市花“山茶花”作為鋪底,如意由稻花漁棉廟會及52組非物質文化遺產精雕組成,規模十分龐大,栩栩如生。而由來自大連的王國偉所創作的《福祿壽喜財》葫蘆雕刻作品刻畫細膩自如,線條圓滑流暢,生動形象、活靈活現。
記者了解到,此次的“山花獎”各省均有作品參加,選拔較往年更加嚴格,競爭也更加激烈。評選至10月29日結束,頒獎典禮將在中國民間藝術產業示范基地舉行,屆時將評選出優秀作品。(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