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波擬將梁祝文化提請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26]
近日從梁祝文化國際研討會上獲悉,寧波擬將梁祝文化提請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
梁山伯與祝英臺是中國流傳最為廣泛悠久的傳說,迄今已有1000余年的歷史,被稱為“東方羅米歐與朱麗葉”,寧波是梁祝故事的發源地,生活于晉代的梁山伯還曾在寧波擔任過地方長官,為百姓做了許多好事,最后貧病交困死于任上,當地群眾懷念梁山伯,為他編織了許多美好的故事,以后廣泛流傳經久不衰。
為推廣弘揚梁祝文化,近年來當地政府在寧波西門外的梁山伯廟即梁山伯的墓地,興建了中國第一個愛情主題公園——梁祝文化公園,建立了梁祝文化研究中心,先后舉辦兩次全國性的梁?;樗坠?。在本屆婚俗節上,來自全國56個民族包括海峽對岸臺灣高山族的56對新人,聚會寧波梁祝公園,演繹了中華大家庭世紀愛情盛典。新近出版的4卷200余萬字具有較高文化、學術價值的《梁祝文化大觀》一書,發行海內外,廣受歡迎。梁祝文化以其深厚的“草根力量”和濃郁的中華民族特色,再一次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1987年,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在原來的世界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的基礎上,決定把非物質遺產作為保護對象。目前,我國已擁有昆曲和剪紙兩項世界非物質遺產。據介紹,對于申報世界非物質遺產,教科文組織有著較嚴格的標準,要求這種文化必須深深扎根于傳統和社區文化歷史中,能體現一個地區的文化特色和價值,可持續開發發展,是現代和傳統的唯一見證,同時還需要盡快得到保護。
根據非物質申遺條件,出席梁祝文化國際研討會的專家認為,梁祝文化以文學、故事、音樂、電影、電視、戲曲、曲藝美術、剪紙、民俗等豐富的表現形式,在民間廣為流傳,且具有廣泛的群眾參與性,具有巨大的民間影響力,應已具備申報的基礎。
據了解,現寧波市有關部門已根據有關規定,對梁祝文化的有關資料進行重新梳理補充,并制定較完整的保護措施和相關規劃,力爭使寧波梁祝文化早日列入世界遺產保護預備清單。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