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全國展訊

    石渠寶笈特展2期開展:清明上河圖走了 蘭亭序來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10-14
    經歷了排隊觀展深夜送別的盛況,故宮博物院“石渠寶笈特展”第一期落下帷幕。昨天,故宮利用周一閉館日進行換陳,“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今天起開始對公眾開放。北京青年報記者獲悉,共129件書畫在第二期亮相。換陳后,“石渠寶笈特展”第二期典藏篇(武英殿展區)展出書畫78件,其中除23件清代書畫,其余55件均為新的展品;編纂篇(延禧宮展區)展出文物115件,除41件沿用第一期展品外,其余74件是新的展品。
      北青報記者從院方了解到,第二期“石渠寶笈特展”在策展的理念、展覽的結構上沒有變化。沒有來得及參觀第一期的觀眾,在第二期展覽中同樣可以了解《石渠寶笈》,對其編纂、典藏有全面的了解。盡管此次換陳展品多,但展品依然精彩。從換陳的數量上看,第二期幾乎是另一個展覽,這一次展覽主要講收藏,幾乎所有展品都是全部展開。在院方推薦的重點展品目錄上可以看到,包括推薦展品東晉顧愷之所繪《列女圖卷(宋?。?、唐代馮承素摹《蘭亭序帖卷》、宋徽宗趙佶繪《聽琴圖軸》以及宋代書法大家黃庭堅《草書諸上座帖卷》等精彩藏品均在展出之列。
      據介紹,馮承素摹《蘭亭序帖卷》卷首有唐中宗李顯“神龍”年號半印小璽,故稱“神龍本”。此本將若干有“破鋒”、“斷筆”、“賊毫”的字均摹寫得很細膩,改寫的字跡也顯現出先后書寫的層次。既保留了原跡勾摹的痕跡,又顯露出自由臨寫的特點,摹臨結合,自然生動。在眾多臨摹本中,尤以馮承素摹本最為精美,為古今之冠,有史以來,從沒有第二件書跡能與之相比。它體現了王羲之書法遒媚多姿,神情骨秀的藝術風神。不管是間架結構,還是行筆的蹤跡、墨彩的濃淡,都十分清楚,極為自然生動,為接近原跡的唐摹本,具有一定的“存真”性。符合古人所謂“下真跡一等”的評價。啟功先生也曾經高度評價了馮摹神龍本《蘭亭帖》在書法史上的特有價值:“在流傳后世的各種刻本、摹本中,‘神龍本’最忠于王羲之的真跡?!?br/>  第二期“石渠寶笈特展”展品中,另有宋徽宗趙佶所繪《聽琴圖軸》也頗為引人關注。趙佶勤于書畫且精于收藏和鑒別,在位二十五年間親自主持翰林圖畫院,編成《宣和書譜》、《宣和畫譜》,并刻《大觀帖》。趙佶不僅有許多書畫作品傳世,一些傳世名作亦經過他親筆題押,在中國書畫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堵犌賵D軸》畫面右上有趙佶瘦金書題“聽琴圖”三字,是宋代宮廷人物畫的代表作品。由于本幅有徽宗題名與畫押,此作一度被認為是趙佶所畫,后經學者考證,實為宣和畫院畫家描繪徽宗趙佶宮中行樂的作品,而圖中撫琴者,正是趙佶本人。
      故宮九十院慶之際舉辦的“石渠寶笈特展”,是《石渠寶笈》著錄書畫的第一次展覽,旨在體現《石渠寶笈》編纂及其著錄書畫的特點,讓觀眾欣賞書畫銘心絕品,了解清宮典藏書畫的聚散和特質,認識書畫鑒定的研究方法。據悉,兩個展場兩期一共展出故宮書畫藏品283件,展覽至11月8日結束。本展覽不單獨售票,觀眾憑故宮門票進院后可免費參觀。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