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藝術金融從2010年開始大規模發展,隨著金融資本不斷進入藝術市場,市場對藝術品的投資收藏從簡單的個人愛好衍生出新的財富管理類型。越來越多的資本通過藝術品抵押、藝術品按揭、藝術品信托、藝術品基金等各種金融形式介入藝術領域。
?。保霸拢溉?,在中藝博·百瑞藝術金融高峰論壇上,“百瑞繆斯·中國文化藝術信托”設立,首期800萬元信托資產目前已基本完成。這一信托通過“信托+藝術專業機構”的手段來運作,持續募集、管理信托資產,用于支持中國文化藝術事業發展的公益項目,開啟以解決藝術家需求為核心的藝術財富管理時代。
中國信托業協會專職副會長王麗娟認為,百瑞信托提出的繆斯模式藝術金融的創新之舉,為處在行業轉型升級關鍵年的信托行業開辟了一條新路。
中國信托業協會公布的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第二季度,全國68家信托公司管理的信托資產規模為15.87萬億元,固有資產規模達到4161.76億元,實現營業收入544.06億元,實現利潤總額為391.86億元,信托業實現人均利潤181.10萬元。上述數據表明,我國信托業已悄然跨入“15萬億元時代”,進一步穩固了自身第二大金融子行業的位置。
但是在泛資管的大背景下,以及應對來自整體經濟下行的壓力,信托行業也面臨著行業潛在風險增加、同業競爭加劇、業務創新不足等現實。王麗娟表示,尤其是創新能力不足,已經日益成為信托業轉型升級的最大阻力。近年來,行業綜合信托報酬率持續下行,這其中固然有行業競爭加劇的因素,但業務創新不足、同質化嚴重也是拉低信托報酬率的一個重要原因。
隨著信托業轉型的進行,越來越多的信托公司嘗試傳統項目以外的新機會,投資于酒類、藝術品等領域的信托產品也越來越多地出現在投資者的視野中。與其他以藝術品為標的的藝術品金融化相比,百瑞信托提出的繆斯模式,創新之處就在于以實現藝術家的差異化需求為切入點,通過量身定制來解決藝術家在創作和傳承方面面臨的資金問題和資源平臺問題,可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以藝術品為標的的信托產品面臨的藝術品鑒定及變現難題。
據中國國家畫院油畫院院長詹建俊介紹,其曾與文化部藝術司共同籌辦過名為“中華意蘊——中國油畫藝術國際巡展(法國展)”,但遺憾的是,這一項目卻因為資金短缺問題,一直無法落地實施。直到“百瑞繆斯·中國文化藝術信托”成立,募集資金及信托收益將有效解決中國油畫走出去面臨的資金缺口。
而這僅僅是信托服務于文化藝術的一種方式。百瑞信托董事長馬寶軍介紹,信托服務于藝術,可以涵蓋三個方面:當藝術家處于成長階段,需要展覽、宣傳作品,信托能夠提供作品展示的平臺,幫助推廣;當藝術家處于成名階段,需要出售、投資藝術品,信托可以搭建藝術品交易的平臺,更好地對接藝術品供給和需求;當藝術家功成名就以后,需要傳承自己的作品和收藏,可以以信托的形式幫助藝術家傳承家族財富。
在文化藝術運營方面,百瑞信托通過“繆斯金服”這一藝術金融服務平臺,運用“金融+互聯網”的思維,成立專注于服務藝術家、收藏家與文化藝術機構的基金管理公司,以“母基金+專業子基金”的形式,充分實現“金融與文化藝術的深度融合”。在文化傳承方面,通過藝術家家族信托辦公室,幫助藝術家實現其藝術品的傳承和財富的傳承。并籌劃成立專門的藝術館、創作基地建設運營基金,建設和運營藝術博物館,用于保管、收藏、展示藝術作品。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