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盡管過去十年女性在視覺藝術行業的從業人數顯著上升,但居于較高職位的仍是男性。文化的多樣性仍未達到,女性居于藝術行業高管位置仍相對罕見。
由凱特·奧克利和戴夫·奧布萊恩撰寫的《文化的價值和不平等》報告中曾探討文化價值中創造和消費的不平衡問題,博物館和畫廊中女性員工約占70%,但實際 上,在獲英國藝術委員會資助的頂級畫廊中,擔任董事或首席執行官的角色的女性僅占37%。這一狀況在蘇格蘭和威爾士略好,蘇格蘭占到了40%,而威爾士則 占到了50%。更令人震驚的是,經過多年的文化多樣性政策和英格蘭資助畫廊所需的商業計劃,要求支持的藝術行業更具體、可衡量、取得成就、明確、時效,促 使大部分領導人成了男性白人。
最近華威委員會的報告也顯示,女性和少數族裔在文化行業的就業率過去五年變得更糟,更不用說身患殘疾的了。文化分析師和顧問馬克·羅賓遜在其博客中也指 出,勞動力的多樣化是文化部門面臨的最緊迫挑戰之一。單單在英國,頂級畫廊中男性擔任董事會主席的有86%,不到2%的董事會主席來自黑人或少數族裔。
克洛爾領袖計劃(CLP)發展日討論:領導力應該包括活躍、有態度和方法,不僅僅是職位或頭銜。那么,藝術家可居于領導人地位嗎?回答是肯定的,藝術需要 藝術家來幫助解決其面臨的諸多挑戰。領導力源自靈活和獨特的方法,成長于不確定性和風險中,對未來有可預見性。對未來的不確定和風險有認知,能理解和掌控 就更少了。
藝術家信息公司的科妮莉亞·帕克開玩笑說她不是一個稱職的領導者。她也曾提出領導力是富有遠見、鼓舞人心、有影響力和具創新性的,同時,能夠不斷發出質問和懷疑。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