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儀式在京舉行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9-30]
北京9月29日電 (記者 高凱)第九屆茅盾文學獎頒獎典禮29日晚上在京舉行。
茅盾文學獎由中國作協主辦,根據茅盾先生遺愿于1981年設立,旨在褒獎優秀長篇小說創作,是中國目前具有最高榮譽的文學獎項之一。
本屆評選范圍是2011年至2014年的長篇小說。評獎工作從今年3月啟動,最終,格非的《江南三部曲》、王蒙的《這邊風景》、李佩甫的《生命冊》、金宇澄的《繁華》、蘇童的《黃雀記》五部佳作勝出。
中國作協主席鐵凝在致辭中說,獲獎的五部作品不會辜負珍貴的信任,每一部都如同一盞明亮的燈,照亮了這邊風景,每一部都凝聚著作家深厚的體驗和精湛的功力,在漫長的時光、寂寞的勞作中淬煉而成,它們拓展了漢語文學的精神空間,標記著2011到2014年間中國長篇小說創作的輝煌成就。鐵凝感謝評委們的辛勤付出,認為評獎工作體現了對文學的純潔信念,保證了茅盾文學獎的公平和公正。鐵凝在致辭中對廣大讀者的熱情參與表示感謝。她說,“好的作品不僅是評出來的,更是讀出來的,一部作品在讀者的深入閱讀中才能不斷獲得生命,在這個意義上,是偉大的讀者造就了偉大的作家和作品?!彼f,“當無數讀者以文學之燈照亮自己靈魂的時候,他們的真誠和執著也照亮了文學前行的道路?!?br/> 作家格非的《江南三部曲》以對歷史和現實鄭重負責的態度,深切注視著現代中國的壯闊歷程,他在答辭中說:“文學寫作不僅僅關乎娛樂和趣味,更關乎良知,關乎是非,關乎世道人心?!?br/> 以短篇為世所重的蘇童此次憑借《黃雀記》獲獎,授獎辭稱,“他在長篇藝術中的探索在《黃雀記》中達到了成熟,這是一種充分融入先鋒藝術經驗的長篇小說詩學,是寫實的、又是隱喻和象征的,在嚴格限制和高度自律的結構中達到內在的精密、繁復和幽深?!?br/> 蘇童在答辭中說,一切的創作從字與詞開始,應以神圣之漢字講好每一個精彩的中國故事。
中國作協黨組書記錢小芊出席頒獎典禮并致辭,中宣部副部長景俊海出席頒獎典禮。(完)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