約千萬件中國文物仍流失海外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9-14]
駐京記者/劉長欣)經過數月緊張籌備,11日,“近藏集粹——中國國家博物館新入藏文物特展”在中國國家博物館如期揭幕。這是一個以文物征集為主線的展覽,匯集了國家博物館近年征集的120余件(套)代表文物。
此次展覽分為“宗邦重器”“文人翰墨”“出世神韻”“傳世良工”“國寶回歸”五個主題單元。展覽將持續至12月10日。
記者了解到,這百余件展品均通過文物征集的方式來到國家博物館。建館以來,國家博物館一直在通過國家調撥、社會捐贈、組織征集、考古發掘等多種途徑進行文物征集。近10余年,國家博物館實現新入藏青銅器、佛造像、書畫碑帖、陶瓷器、家具、漆器、玉器等珍貴文物藏品40多萬件,有不少是國之重器。
策展人單月英介紹,此次展出的百余件(套)文物中,盡管有些還未及定級,但可以肯定的是其中一半都是一級文物。
在“宗邦重器”單元,展出了40余件國家博物館近年征集的、首次公開面世的青銅容器。此次展覽還特列“國寶回歸”單元,通過虛擬手段展示了該館從海外征集的國之重器。其中包括子龍鼎、北朝石槨、唐代天龍山石窟菩薩坐像和頭像、宋代木雕觀音菩薩坐像、五代王處直墓彩繪浮雕武士石刻和圓明園獸首。
據了解,目前仍有大量的中國文物流失海外。根據中國文物學會的統計,流失海外的中國文物約有1000萬件之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不完全統計顯示,全世界47個國家的200多家博物館藏有164萬余件中國文物。剩下的大量文物仍散落在海外私人藏家和機構手中,成為現在國際文物拍賣市場的主角之一。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