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投巨資發掘韓國王侯墓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02-04-23]
日前,記者從有關部門獲悉,我省考古工作者正在極其嚴格的保密措施下,投資上百萬元,對鄭州市郊的一處大型侯王陵進行考古發掘,或許用不了多久,一個石破天驚般的重大考古發現,就要在鄭州出現。經有關部門特準,本報記者終于進入到了發掘現場。
發掘現場熱火朝天
記者來到鄭州市郊的發掘現場,只見幾十名工人正在技術人員的指導下,熱火朝天地進行發掘工作。他們有的鏟土,有的拉土,整個發掘面積達上萬平方米。
陪同記者采訪的有關人員講,這里有4座戰國時期統治中原的韓國王侯陵墓,最近發現犯罪分子用炸藥炸的盜洞,而且盜洞中發現了古陵墓深層保護層一碳灰,為了更好地保護好老祖先給我們留下的珍貴遺產,迫不得已,省文物部門只好向國家文物局打報告,進行搶救發掘。
據這位同志講,整個發掘工期約需兩年時間,總投資約100多萬元,他們是從2001年年底到達發掘工地的,雖然已經干了幾個月了,但目前還算剛剛開始。在他們已經挖完了的幾個陪葬坑,陪葬墓中大都被盜嚴重,沒有出土幾件象樣的文物。能否有重大考古發現,就看主墓的發掘了。
揭開神秘大墓的面紗
記者在現場看到,四座大墓只有一座大墓還保存有小山似的封土,其它3座大墓由于人為破壞,地面封土已不復存在,考古工作者清理完20多厘米厚的擾土層,就是大墓的夯土層了。
據有關資料顯示,這4座大墓是1984年文物工作者在文物普查時發現的。
大墓自西向東排列,在其中墓1平面呈“中”字形長141米,寬10米,距地表深約10米;墓2呈“中”字形,長117米,寬約10米,深約10米;墓3平面近似“扁擔形”,南北總長168米,寬10余米,深10余米。墓4亦呈“扁擔形”,南北長121米、寬13米,深約10余米。在大墓四周還有幾十座陪葬坑、陪葬墓等。
考古工作者經過現場調查,根據在大墓周圍采集的標本,結合歷史史料分析,這4座大墓應該是戰國時期統治中原的韓國王侯們的陵墓。有人說這是一王三后墓,也有人說這是兩王兩后墓,到底是誰的墓?只有等到考古工作者發掘完,才能揭開謎底。
“機關”重重的大墓會出“寶物”嗎?這4座大墓,也像許多古代帝王的王陵一樣,為了防盜墓,采取了許多先進技術。其中最令人叫絕的是“鵝卵石保墓法”,這種古今中外都極少見的技術,讓許多盜墓高手望而卻步。 河南報業網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