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藝拍市場逆勢增長 主打"學術牌"成發展突破口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9-11]
行業規模擴增,成交規模下行。根據中國拍賣行業協會最新發布的《2014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2014年,全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持續調整。全年上拍拍品70.2萬件,其中僅32.79萬件拍品成交,成交率下行至46.71%,為近年來最低。
不過,在綿延多年的回調態勢中,上海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表現穩健,呈現出逆勢上揚的一抹亮色。中國拍賣行業協會副秘書長歐樹英表示:“在資金面相對緊張的情況下,上海市場的成交率卻在上升,并且結算進度位于全國前列,這與上海健康的商業氛圍和誠信環境不無關系?!?br/> 盡管相較于北京市場份額而言,上海的差距依然巨大,但有不少業內人士已經樂觀地察覺差距幅度收窄?!爸鞔颉畬W術牌’,成為推動拍賣市場發展的突破口?!边@一點已逐漸成為共識,對于文物藝術品行業來說,拍品背后深層次的文化價值解讀,已成為界內的興趣所在。
藝拍品成交率增幅明顯
根據《2014中國文物藝術品拍賣市場統計年報》顯示,2014年度全國共舉辦911場文物藝術品拍賣會,成交額達到315.47億元,較上年下降10.11%。數字下降并非預示市場不健康,相反,中拍協認為這是市場規模、行情持續走“實”的表現。經過近些年的持續調整,市場結構開始呈現“品類熱點多元化”“價位結構平衡化”“購買需求合理化”三大特點。歐樹英說:“這是新常態下拍賣市場恢復理性的重要表現,也是拍賣業態自我優化的過程?!?br/> 在這一過程中,上海市場的逆勢增長無疑成為深度回調市場中的閃亮點。2014年,上海具備文物拍賣經營資質的企業從前一年度的66家增加到71家,上拍的17.27萬件拍品成交8.9萬件,成交率為51.53%,相對于2013年38.4%的成交率而言,增幅明顯,成交額占全國份額也從原先的11.5%上升至14.2%?!吧虾J袌鲈鷮嵎€健更表現在結算進度方面?!睔W樹英透露,“雖然沒有把上海單列出來統計,但上海的結算進度比許多地區都要高?!?br/> 對于此番“回暖”,上海拍賣行業協會發言人范干平表示:“近些年隨著一些專門從事藝術品拍賣企業成立,質量和信譽都有了提升,推動上海藝拍市場的發展?!?br/> 學術化發展塑造品牌軟實力
上海市場的逆勢增長固然讓本地藏家欣喜,然而與北京市場相比,差距依然還得用“鴻溝”來闡述。去年224件(套)1000萬元以上成交拍品分布在24家拍賣企業中。其中,北京保利、中國嘉德、北京翰海、北京匡時4家企業共占68.30%的絕對份額。這般幾近“壟斷”的成績背后,是強大學術氛圍的支撐。單就2014年而言,中國嘉德推出“大觀—齊家萬象”專場,不再以“以價論事”,而是從學術的角度,梳理了齊白石各個時期、多種題材的繪畫作品,選取多位重要人士舊藏佳作。北京匡時打造的大型公益文化品牌活動“藝術體驗季”,以一個新的文化視角為藏友搭建一個凸顯互動性和文化性的交流平臺。北京保利更是持續不斷地推出各類學術性展覽,甚至聯合有關機構開展鑒證備案、青年藝術家評選等活動。諸如此類具有學術構思的相關活動在京城可謂遍地開花。
有業內專家直言,僅從京滬兩地拍賣行推出的圖錄便能看出差距?!盀榱丝紦骋慌钠?,北京拍賣行甚至能夠形成一本厚實的著作。相比較之下,上海則欠缺太多火候?!北本┛飼r拍賣副總經理謝曉冬說:“在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的環境之下,堅持學術路線、文化理念、專業方向,是品牌經營策略的貫徹。其次,拍賣行也是服務業,更好地服務客戶也是一種重要的考量。好的商業機構,必然承擔著互通學術機構與市場的功能?!痹谶@方面,上海的藝拍市場明顯比較薄弱。
范干平表示,其實上海歷來是民間收藏重鎮,藏家藏品資源豐富,“甚至不少北京拍賣公司在征集拍品時都會將上海視為重點區域”。若能夠憑借學術推動,補上這塊短板,上海藝術拍賣的未來著實令人期待。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