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r id="yo2mc"></tr>
    <source id="yo2mc"><tt id="yo2mc"></tt></source>
    <tbody id="yo2mc"><input id="yo2mc"></input></tbody>
  • 您的位置:首頁 > 名作賞析

    唐三彩是陶還是瓷 陶和瓷如何區分

    中藝網 發布時間: 2015-09-09



      陶瓷發展史是中華文明史的重要組成部分,陶瓷也是中國古代最偉大的發明之一,中國制陶技藝的產生可追溯到6500多年前,甘肅馬家窯和齊家文化中,均發現了大量精美彩陶。

      在唐代,厚葬的風俗使作為冥器的唐三彩發展迅速,成為陶瓷燒制工藝的珍品。陶瓷業到宋代得到了蓬勃發展,以鈞、汝、官、哥、定為代表的眾多有各自特色 的名窯在全國各地興起,產品日趨豐富,明朝青花瓷更是達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但是您知道以黃、白、綠為基本釉色的唐三彩不是瓷而是陶嗎?它屬于一種盛行于 唐代的低溫鉛釉的彩釉陶器。

      陶和瓷經常并稱,但是您知道陶和瓷之間的區別嗎?讓我們為您一一道來。

      一、陶和瓷的吸水率不同

      國標中,陶和瓷是按它們的吸水率來區分的,吸水率小于0.5%的為瓷,大于10%的為陶,介于兩者之間為半瓷。

      二、燒成溫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一般都低于瓷器,最低甚至達到800℃以下,最高可達1100℃左右。瓷器的燒成溫度則比較高,大都在1200℃以上,甚至有的達到1400℃左右。

      三、堅硬程度不同

      陶器燒成溫度低,坯體并未完全燒結,敲擊時聲音發悶,胎體硬度較差,有的甚至可以用鋼刀劃出溝痕。瓷器的燒成溫度高,胎體基本燒結,敲擊時聲音清脆,胎體表面用一般鋼刀很難劃出溝痕。

      四、使用原料不同

      陶器使用一般黏土即可制坯燒成,瓷器則需要選擇特定的材料,以高嶺土作坯。燒成溫度在陶器所需要的溫度階段,則可成為陶器,例如古代的白陶就是如此燒 成的。高嶺土在燒制瓷器所需要的溫度下,所制的坯體則成為瓷器。但是一般制作陶器的黏土制成的坯體,在燒到1200℃時,則不可能成為瓷器,會被燒熔為玻 璃質。

      五、透明度不同

      陶器的坯體即使比較薄也不具備半透明的特點。例如龍山文化的黑陶,薄如蛋殼,卻并不透明。瓷器的胎體無論薄厚,都具有半透明的特點。

      六、釉料不同

      陶器有不掛釉和掛釉的兩種,掛釉的陶器釉料在較低的燒成溫度時即可熔融。瓷器的釉料有兩種,既可在高溫下與胎體一次燒成,也可在高溫素燒胎上再掛低溫釉,第二次低溫燒成。

      瓷器和陶器雖然不同,但是兩者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如果沒有制陶術的發明及陶器制作技術不斷改進所取得的經驗,瓷器是不可能單獨發明的。瓷器的發明是我們的祖先在長期制陶過程中,不斷認識原材料的性能,總結燒成技術,積累豐富經驗,從而產生量變到質變的結果。




    分享到:
              推薦給好友 便于打印
    注:凡注明“中藝網”字樣的視頻、圖片或文字均屬于本網站專稿,如須轉載圖片請保留“中藝網”水印,轉載文字內容請注明來源“中藝網”,否則本網站將依據《信息網絡傳播保護條例》維護網絡知識產權!
    相關資訊:
    現代名家作品推薦
    關于我們 | 本網動態 | 專家顧問 | 藝術顧問 | 代理合作 | 廣告服務 | 友情鏈接 | 聯系方式
    Copyright © 1998-2015 中藝網 All rights reserved 法律聲明
    電信與信息經營證: 粵B2-20060194 全國統一服務熱線: 400-156-8187
    亚洲AⅤ中文无码_东方影库av无码_玩爽少妇人妻系列视频_欧美成av片在线_国产精品视频永久免费视频